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偉大公司進行時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4:57 21世紀經濟報道

  文/程東升

  當美國商業(yè)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D·洛克菲勒開創(chuàng)了托拉斯這種商業(yè)模式,并將美孚石油公司推上世界最大石油集團寶座的時候,中國的洋務運動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然而,當洛克菲勒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美孚石油公司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時候,中國洋務運動扶持起來的企業(yè)卻已經分崩離析。

  “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馱隊經過——我可以重建整個王朝。”面對底氣十足的洛克菲勒,中國的企業(yè)家們卻只能是英雄氣短。

  中國商業(yè)精神的覺醒

  發(fā)軔于民間的中國商業(yè)精神始終游離于社會主流思想之外,近代中國,商業(yè)精神即便在局部地區(qū)被發(fā)揚光大,也只是曇花一現。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國社會缺乏對企業(yè)家的高度認可和尊重,中國企業(yè)家缺乏源自本土的厚重的商業(yè)精神熏陶,近代以后,中國內地企業(yè)家更多是受到西方商業(yè)精神的侵襲。

  清朝的洋務運動希望通過官辦(國有)、官商合辦(合資)、官督商辦(承包制)打造中國的偉大公司。那種經過長途跋涉大大變形的舶來品與中國內地企業(yè)家的傳統價值觀畸形融合,導致中國內地企業(yè)家在商業(yè)精神上更加迷失,其直接導致的后果是,近代中國內地缺乏統領全球市場,或改變世界某些產業(yè)格局的行尊企業(yè)。締造偉大公司成為中國人的南柯一夢。

  改革開放后,中國本土商業(yè)精神獲得了回歸的可能,但來勢兇猛的西方資本裹挾著西方商業(yè)思想席卷中國內地,中國本土商業(yè)精神被一再壓制而部分變異;這也刺激了中國本土商業(yè)精神的覺醒。中國企業(yè)家們在學習、模仿西方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基礎上,開始逐步構筑適合本土的企業(yè)制度、管理模式。嘗試締造偉大的中國公司,已經成為新一代中國企業(yè)家的目標。

  洛克菲勒的學習者

  配套性產業(yè)和地區(qū)性產業(yè)能催生優(yōu)秀的企業(yè),但難以產生世界級的偉大企業(yè)。這迫使有遠見的中國公司開始尋求自我救贖和突破,他們正行進在通向偉大公司的道路上。

  2002年以來,TCL跨國并購的步伐明顯加快,先后把德國施耐德、美國高威達并入旗下,2004年以后,TCL又同湯姆遜合并彩電業(yè)務,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商;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yè)務,合資成立手機研發(fā)、生產與銷售平臺。

  “只有國際化的企業(yè)才能生存”,并購是中國企業(yè)迅速壯大,在規(guī)模上與跨國公司縮小差距的捷徑。TCL領軍人物李東生的這個信念或許可以解釋TCL為什么會選擇跳躍式發(fā)展模式。

  劍橋大學辛格教授支持跨國并購對偉大公司的巨大推動作用。匯豐銀行近5年在全球收購了500多家銀行,成為擁有25萬名員工、價值100億美元的金融巨無霸;西班牙電信公司短短幾年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公司,并剛剛收購了英國電話公司。

  繼TCL、聯想集團開展跨國并購后,更多中國企業(yè)也走上了海外并購的坎坷道路:阿里巴巴將雅虎中國收入囊中,中石油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海爾競購美泰克……華為公司更在幾年前,就在美國收購了一批小型高科技公司。

  當然,要成為偉大公司,并購僅僅是一種手段。哈佛大學關于《成功的國際化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研究》表明,成功的國際化企業(yè)90%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95%的企業(yè)都擁有可靠的全球化流程(卓越的管理和管理創(chuàng)新);88%的企業(yè)擁有良好的外界關系(政府、社會、用戶、媒體、投資人、關聯企業(yè)……)。

  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已經出現了一批具備上述潛質的企業(yè)。

  能否走出“辛格定律”

  但劍橋大學辛格教授的一個結論足以讓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yè)家們心驚,辛格指出,會計分析和股市研究都證明,并購后收購公司的業(yè)績往往是下降的,多達60%不成功。

  “進,風險大,不進,風險更大。”李東生告訴同仁,李的意思很明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yè)要么采取保守策略,逐步喪失優(yōu)勢、將資源消耗殆盡,最終被外國公司打敗;要么采取攻勢,以現有資源,搶占全球制高點,在發(fā)展中完善和提升自己。顯然,后者意味著要承擔巨大風險,但風險本身并不可怕。

  《財富》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幾乎所有企業(yè)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種種危機。無論通用、IBM,還是三星,今天的輝煌都并不能掩蓋曾經的落魄,也許,明天某個時候,那些現在輝煌的企業(yè)也將遭遇重大危機。

  偉大的公司并非不犯錯誤,問題是,犯錯誤之后,偉大的公司能夠徹底變革,迅速調整策略,也就是說,偉大公司自身愈合能力很強,肌體的哪一部分受到損傷,會很快自我修復。這種修復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企業(yè)所遵循的商業(yè)精神。

  實際上,正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所言,經營企業(yè)沒有可以松懈的時候,危機時刻伴隨著企業(yè)的成長,企業(yè),不是在危機中成熟,就是在危機中死亡。

  中國企業(yè)邁向偉大公司的過程,不僅僅是規(guī)模的提升,市場的擴張,視角的轉換,更是價值觀的顛覆、認識論的革命,還是文化、政治、經濟變革的過程,是中國從官宦社會,蛻變?yōu)檎嬲纳虡I(yè)社會的過程。

  遺憾的是,那些向偉大公司邁進的中國企業(yè),有時候并不能夠被本國民眾所理解,一些企業(yè)開展的跨國并購活動,被挖苦、諷刺的多,能被充分支持、理解的少。

  “在上爬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那些習慣于嘲笑、挖苦別人的人,應該體會下約翰·D·洛克菲勒的這句話。

  (作者系本報記者)

  培養(yǎng)偉大企業(yè)的管理者

  偉大的公司離不開偉大的管理者!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聯想、華為、中海油…… 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企業(yè)正跨出國門,試圖造就中國偉大的企業(yè)。對于這些企業(yè)者而言,了解國際經營理念、掌握通用的談判技巧,不可或缺。尤其是改革開放僅有20多年的中國,大部分現在30 -50歲的企業(yè)家、公司高管都成長于計劃經濟時代,擴展眼界、接受一些西方成熟市場經濟體系下的企業(yè)經營管理理念尤顯重要。

  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已經出現了能在國際排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商學院,越來越多優(yōu)秀管理者走出或即將走出:

  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馮 侖 北京萬通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金志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

  李 斌 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

  李東生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裁

  潘 剛 內蒙古伊利集團 總裁

  王帥廷 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總裁、首席執(zhí)行官

  徐和誼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董事長

  徐少春 金碟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常小兵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加成 新奧燃氣控股有限公司 總裁

  劉紹勇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劉 軍 聯想集團 高級副總裁

  斯?jié)煞?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副董事長、總經理

  田文果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

  徐景宏 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000938) 董事長

  佘魯林 中國醫(yī)藥集團總公司 總經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范勇宏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

  李禮輝 中國銀行 行長

  李 友 北大方正集團公司 執(zhí)行總裁

  劉漢元 通威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孟曉蘇 中國

房地產開發(fā)集團公司 董事長

  謝尉志 中海石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徐 剛 上海

華普汽車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洪海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張立軍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裁

  孫亞雷 中信集團公司 總經理助理

  盧 山 中國路橋工程公司 總經理

  彭鴻斌 圣象集團創(chuàng)始人 首席執(zhí)行官

  陳文輝 香港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李曉磊 中銀國際

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總經理

  才 讓 安泰科技股份公司 總裁


發(fā)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