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鄧圩
“下崗職工”這個名詞正在廣東消失。
記者近日在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采訪中得知,“下崗職工”這個詞今后將從廣東消失,廣東體制轉軌告一段落,以后統稱社會失業人員。
“下崗職工”與國企改革直接相關,一度是政府解決就業再就業的要點和難點。多年來,由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培育再就業市場,廣東全省下崗職工已基本實現了就業。
然而,“下崗職工”這個名詞的消失,并不代表廣東就業壓力的減輕。近三年廣東城鎮登記失業率都控制在3%以下,今年最新統計失業率為2.68%,低于全國4.2%的平均水平1.52個百分點。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說,明年廣東城鎮登記失業率的目標是控制在3.8%以下,實現這一目標仍需做大量工作,擴大就業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廣東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成建三介紹,目前廣東除了廣州和深圳外,各地的國企改革基本已經完成,而廣州和深圳的國企又因為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較好。與之相應,20多年來廣東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獲得的大發展,一直為消化分流下崗職工提供良好的就業條件。
成建三認為,今后一段時間,廣東就業的主要矛盾將體現為結構性失業,體現在技術工人和重體力勞動者的缺口,與大量新生勞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和新近失業人員帶來的就業壓力。
在廣東工業化進程中,就業問題成為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疊加的結果。這兩年來,隨著廣東產業化調整的逐步推進,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重工業建設步伐,廣東勞動力的需求增長開始低于經濟增長,就業壓力將越來越大。產業結構調整又對勞動力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勞動崗位的減少和高素質勞動力的缺口成為一對突出矛盾。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業處處長陳斯毅算了一筆賬,目前廣東每年包括大學生在內新增勞動力7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60萬,加上每年80萬以上的外省勞動力和新增失業人員,數目不小。據悉,在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的今年,廣東全省新增就業崗位為83.35萬個,缺口很大。
這就提出另一個要求:改變過去服務于體制轉軌的就業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平等就業體系,為勞動者創造平等就業機會,向勞動者提供勞動培訓、創業服務、就業信息、職業介紹等等服務。
提升勞動力素質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據了解,包括綜合性培訓基地、創業培訓基地、實訓基地和農村勞動力對口轉移培訓基地在內,一大批覆蓋城鄉的就業培訓體系正在廣東建立。首批“廣東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已經免費培訓農村貧困戶勞動力和農村青年達10540人。作為已成為廣東解決再就業的一條有效途徑的“創業就業”,也將對失業人員的小額創業貸款發放與創業培訓結合。專家介紹,一個創業者將帶來5個就業崗位的產生。
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并列為各國政府管理經濟的4大目標。在我國,隨著舊體制遺留的問題逐漸消化,體制轉軌帶來的壓力會慢慢下降。從中長期看,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最大的難點,緩解這一矛盾將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
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剛剛公布的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廣東第三產業獲得長足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從過去的36.8%上升到44.3%。勞動就業部門測算,300個服務業小企業帶來的就業機會相當于過去4000人以上的國營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