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堅定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的信心(05-12-22)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17:06 審計署網站

  前不久,《南方都市報》、《深圳特區報》等新聞媒體及有關網站,紛紛刊登了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績效審計工作報告的消息,并根據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全文刊登了績效審計工作報告的內容。與深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地方在推進審計結果公告時,因為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而顯得動力不足,步伐較慢。甚至有人將信將疑,審計遇到許多困難,還要實行公告制度,有沒有必要?筆者認為,在看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希望與機遇,堅定信心和決心。

  一是審計結果公告的意義正逐步深入人心。審計結果公告是連接社會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的一種有效方式,有些地方開展萬人評議活動,審計結果往往直接影響群眾的評判和部門、單位的排名,這對政府部門改進工作和依法行政具有強大的內省力和促進力。李金華審計長曾說過,審計公告就是在對問題的不斷揭露與整改中,促進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 建設部副部長傅雯娟認為,審計部門就是國家對中央部門預算執行進行監督,而對社會進行預算執行的審計結果公告,實際上就是讓社會監督,讓公眾監督。

審計署對32個部門2004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同時進行公告,這對各部門來說,起到了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和相互警示的作用。審計結果公告,既是審務的公開,又是被審計單位部分政務的公開(《中國審計》2005年第23期)。

  二是中央一層的審計結果公告具有強大的示范幅射力。近幾年來,審計署的財政審計報告都是第一時間在主流媒體上全文發布,審計署網也先后14次公布審計和審計調查結果,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一年比一年好,人們從中看到了審計署施行審計結果公告堅實有力的步履,也看到了審計結果公告對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巨大推動作用。這個實實在在效果,讓一些地方的人大、政協機關,亦要求政府上行下效,公告審計結果,審計結果公告的政治生態環境由此趨向優化。

  三是審務公開正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歷史潮流。國務院依法行政綱要中提出,要增加政府行為的公開透明度。政府行為除涉及

國家機密、受法律保護的商業秘密外,都應該逐步對外公開,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民主與法制進程的加快,執政思維和理念的深化,政府公開內部事務的內在需求和動力不容置疑。審務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一項內容,今后肯定要大踏步地走上歷史舞臺。深圳、河南等地的行動,讓人們看到了這種黎明前的曙光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燦爛前景。

  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增強審計透明度,必須把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緊密結合起來。在現行的體制下,審計機關推進這項制度,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項改革,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策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不能急躁冒進,急于求成,過于激進或要求太高都不可行,必須做長期努力的思想準備。從歷史發展經驗的角度來講,一項順應歷史潮流、受大多數人擁護、具有更高歷史階段因素的制度,必須掌握適當的推進策略,并假以充裕的時間。量變逐步積累,總有一天要發生質變的,許多領域的變革就是這樣水到渠成的。

  “行勝于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增強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動地等待觀望,只能遲滯歷史前進的步伐。要把審計的理論、國外的經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社會的認識水平、審計人員的能力、法律法規的支撐結合起來通盤考慮,找到一條適合國情的漸進式的審計結果公告模式。比如,在公告的范圍上,新聞媒體公告審計結果一時難以進行,可不可以改為在被審計單位先公告審計結果,或者以通過新聞宣傳的形式報道審計的成果。在公告的項目上,可不可以先行公告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后發展到公告常規審計項目的審計結果。在公告的強度上,可不可以暫不直接披露被審計單位的問題,而是改為公告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等等,都是能夠實踐和探索的。這樣,由簡到難,由點到面,先一般后重點,先局部后全面,先試點后推廣,邊探索邊總結邊提高,開始時大家可能有點不適應,甚至有點抵觸情緒,但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習以為常,審計結果公告必將使審計監督如虎添翼,大顯神威。這一天必將到來。(作者:嚴大同殷愛國李德志)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審計署的觀點,轉載時請注明)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