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專利排行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10:40 《小康》雜志 | |||||||||
策劃/《小康》編輯部 文/《小康》記者 張亞 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05年10月31日底,我國國內專利申請受理總量已達2167073件。 以1985年4月1日受理第1件中國專利申請為標志,中國專利法開始正式實施。20年來,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人士分析,我國專利申請授權在地區公布上有以下特點: 一、區域分布呈現集中性與沿海性,與經濟發展水平一致。 各省累計數前10位與2004年保持不變,但次序有所調整,依次為:廣東、浙江、北京、江蘇、山東、上海、臺灣、遼寧、四川、湖南。浙江取代北京居第二位,江蘇由2004年的第6位移至第4位,臺灣由第4位墜至第7位。 這10省市的申請累積量在31萬件至7萬件之間,在國內的申請總量中占到69.5%。 從申請量絕對數的空間分布來看,各省區的專利數量分布很不均衡,區域差異非常明顯,總體上呈現由東部向中西部遞減的階梯狀分布特征,這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基本一致。從排名可以看出,我國專利的空間分布具有沿海性的特點,排名前10位的省市除四川、湖南屬中部地區以外,其它全部位于沿海地區,西部則無一入選。而位于后10位的省區申請比例僅為4%,這些地區除海南、香港、澳門以外,全部是位于西部。 二、東部地區增長速度更高。 不僅如此,東部地區還表現出比西部更高的增長率。有關統計數據表明,2004年國內專利申請受理量為278943件,比2001年增長了113170件,增長率為68%。同期,各省區專利申請量的增長率卻有很大差異。東部沿海除海南以外,速度都比較可觀,如天津為173%,遼寧為96%,浙江為97%,廣東為89%,可是中西部地區就沒有這么高的增長率了,重慶以153%遠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湖北增長率為84%,其他省份增長速度平平,寧夏、青海還出現負增長。 三、臺灣來大陸專利申請一直呈突飛猛進之勢。 1985年專利法實施時,中國專利局僅收到1件臺灣申請。1987年12月,中國專利局發出了《關于受理臺胞專利申請的通知》后,自1988年達到142件后,逐年提高,1992年以3391件申請,跨進各省市前6位,2001年以15094件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從1988年至2004年,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5.3%,在各省區中增長最快。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企業2004年在美國申請專利的數字是1655件,只相當于中國臺灣在美國當年申請專利數字的12%,這值得中國大陸企業深思。 四、各省專利申請的構成有區別。 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類,而以發明價值最高。由于科技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化程度和城市功能定位的區別,各省市專利申請的構成有所不同,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于11月11日提供的數據,2005年10月份,省市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較高的為:北京895件、廣東787件、上海623件、臺灣613件、浙江491件。從發明職務申請量的分布上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以北京的數量居首,企業以上海的數量最多。 北京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一直遙遙領先,是其雄厚科技實力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體現。上海的發明申請量位于全國前列,企業的發明申請數量也最多,這是上海科技發達、產業能級高和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體現,也說明了在知識產權工作中,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重要意義。廣東的外觀設計申請量在全國居首,總量為15.6萬件,遠遠高于第二位浙江的6.01萬件。廣東的外觀設計申請占其申請總量的60%,其中企業的外觀設計申請量占其外觀設計申請總量的41.6%。這種結構是其經濟架構的反映,廣東毗鄰港澳,多年來已形成內地最大的產品生產和制造基地,產品的競爭,孕育了設計理念和保護意識。 專利與產業創新活動密不可分,而產業的發展程度又與經濟水平密切相關,所以專利的空間集中程度受動態經濟驅動力的影響很大,與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的一致性。結合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有關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對策:第一,對創新能力落后的地區給予科技政策上的扶持;第二,增加研發投入,提高各地區企業研發能力;第三,發揮科技人員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第四,促進專利成果的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