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公司先要擺脫“小企業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02:45 每日經濟新聞 | |||||||||
《麥肯錫傳奇》稱,馬文·鮑爾的成功是愿景、價值觀、領導力和專業精神的勝利 張曦軻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上海分公司董事長[2005-12-22] 《麥肯錫傳奇》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不是因為它的標題有“麥肯錫”這三個字,而是因為這本書的主角是已故的馬文·鮑爾(Marvin Bower)先生。
相信大家對剛過世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并不陌生,而對德魯克的摯友馬文·鮑爾,國內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其實鮑爾在西方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廣泛贊譽為現代管理咨詢業的奠基人。早在1989年,美國《時代》周刊就已將他列入上世紀對全球商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名人堂”。 麥肯錫的向導和良心 馬文·鮑爾于1950年至1967年的17年間擔任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長。然而實際上,他對麥肯錫的影響遠超越這一時期,他服務麥肯錫超過60年,始終都是公司的向導和良心。 馬文·鮑爾于1933年受聘于公司創始人詹姆斯·麥肯錫。當時麥肯錫還只有芝加哥和紐約兩家分公司,員工總數不過15人。自那時開始,馬文·鮑爾運用自己在法律界執業的經歷和在哈佛大學攻讀法律與工商管理時所掌握的專業技能,致力于在詹姆斯·麥肯錫奠定的基礎上,領導麥肯錫的發展。 馬文·鮑爾的核心價值體系主要基于四大構想。第一,基于高層管理視角的、對實效的不懈追求;第二,客戶利益至上的專業精神;第三,圍繞培養領導人才的以人為本的文化;第四,全球一體化的運作。 專業精神對鮑爾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他始終認為,管理咨詢應該是一種專業(Profession),而不是一樁生意或業務(Business)。因此管理咨詢顧問應該始終把客戶利益置于首位,時時遵循職業準則,勇于以客觀獨立的態度對客戶講真話,同時每一個項目都必須達到最高質量,臻于至善。 馬文·鮑爾的現實意義 今天,馬文·鮑爾的核心價值體系依然貫穿于麥肯錫公司,這是因為他的這些理念仍然有著持續的生命力與現實意義。 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歷史還比較短,但中國經濟20多年來的高速發展是令人鼓舞的。在未來的10年到20年內,中國必將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的跨國企業。對于胸懷遠大理想的中國企業家來說,新出版的《麥肯錫傳奇》一書或許能帶來一些回歸本質的思考。 馬文·鮑爾的成功是愿景、價值觀、領導力和專業精神的勝利,這一勝利的價值與成果能否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智慧資源?我想著重提三條個人建議。 一、專業精神。過去20多年來,中國企業由小到大快速成長所依賴的環境很不成熟。優秀的中國企業家擁有很強的開拓創新精神,擁有極為敏感的市場洞察及捕捉各種市場機會的能力,這些都非常寶貴。 然而企業一旦大了、復雜了,專業化、職業化就是必須跨過的一個檻。這就要求一個企業能堅持高標準的道德要求,而不是僅僅關注短期得失。這也要求一個企業在內部管理上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架構與流程、規范,使決策更加基于客觀事實,而不是隨波逐流或者僅憑一時興起。 二、“同一個公司”。我們常常發現,國內一些企業的條與條之間、塊與塊之間、條與塊之間,行為方式及文化的差別就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公司。說來有意思,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一些中國客戶服務時,并不能簡單化地引進國外的最佳做法,因為他們未必適用中國的現實環境,而是幫助客戶在內部尋找、總結和提升值得推廣的最佳做法。 這些來自內部的好經驗其實很多,但正是因為或明或暗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而無法在整個公司形成合力。如果說國外有一些大公司存在“大企業病”的話,中國倒是有不少大公司存在“小企業病”,無法真正發揮規模優勢,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三、以人為本。中國企業成為世界領先企業,最大的瓶頸是人才。具有國際視野與戰略眼光,同時又有極強的操作能力和對國內市場的深刻認識,管人與管事都是能手的卓越復合型人才在許多企業都非常急需;某些專業與技術領域的尖端人才也十分缺乏。對中國企業來說,樹立對員工的長期承諾,創造一個吸引、培養與激勵人才的機制相當關鍵。本文系張曦軻先生在《麥肯錫傳奇》新書發布會上的發言,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