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臺灣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1日 15:38 華夏經緯網 | |||||||||
王建民 陳險峰 2005年,臺灣經濟總體呈現“內冷外溫”格局。島內需求不足,民間投資與消費雙低增長,外商投資下降,股市冷清;外需收縮,出口增長放慢,外貿順差減少。全年經濟增長率不僅遠低于上年,而且未達到預期4%的增長目標。2006年,臺灣外部經濟環境變數大,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下調,不利出口擴張與帶動島內投資;內部經營環境難有大的改善,投資
經濟增長放緩 2005年下半年經濟形勢雖好于上半年,但全年增長遠不如預期,呈現低增長態勢。臺灣官方公布的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只有2.5%,較原預測的4.2%相差甚大;第二季度增長3.03%,上半年平均增長2.75%。下半年,臺灣經濟形勢略有好轉,第三季度增長4.38%,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為3.8%左右,難以實現4%的增長目標。按此一增長率計算,全年臺灣GDP將超過3300 億美元,人均GDP將突破15000美元。 臺灣經濟出現低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內冷外溫”,即內部需求不足,外部需求增幅下降。在內需方面,由于臺灣股市陷入“停滯狀態”,薪資不增反降(前三季度非農業部門經常性薪資較上年同期增長0.99%,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后實質下降1.23%,而且為8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現象),嚴重影響民間消費,上半年民間消費僅增長4%左右,是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在投資方面,民間投資增幅有限,“主計處”將全年民間投資增長率從原預測的9.94%降為3%。可以說,內部需求嚴重不足,是影響臺灣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外部需求方面,盡管國際經濟形勢依舊景氣,臺灣外銷訂單仍保持較快增長,但因生產基地外移,臺灣島內出口能力下降,出口增長速度較上年大幅下降,影響了外需對經濟增長拉動的貢獻。 不過,失業形勢略有改善,物價持續回升。2005年,臺灣失業形勢持續改善,失業率逐步降低,但隱藏性與結構性失業總問題仍然嚴重。其中,10月份失業率降為4.07%,為近半年來新低,預計全年可能降到4%以下,但與歷史相比仍屬較高失業率。特別是10月份隱藏性失業人口升至22.2萬人,受失業影響的家庭人口數也較上月增加1萬多人,顯示失業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隱藏性與中老年等失業問題仍較嚴重。下半年,就業率回升,尤其是制造業與建筑業就業人數增加,顯示經濟形勢略有好轉。 受能源價格的上漲因素影響,臺灣物價持續攀升,1-10月消費者物價上漲2.3%,其中8月份一度上漲3.6%,預計全年增長2.2%。若扣除石油等能源價格與水果、蔬菜價格上漲因素,通貨膨脹率約在1%左右,屬溫和性上漲,尚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不過,進口物價波動較大,從年中的負增長轉變為11月份上漲5.4%,顯示臺灣物價受國際能源等價格影響較大,但總體價格表現仍屬平穩。 外貿增長放緩,外商投資持續下降 2005年,臺灣外貿表現欠佳,尤其是上半年出口增長緩慢,導致順差下降明顯。上半年,外貿順差降至不足8億美元。8月份開始,出口有所好轉,順差增加,1-11月累計順差49億美元,全年將超過50億美元,但仍較去年減少。 外貿順差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入世后,臺灣一向“出寬進嚴”的政策逼迫調整,市場開放加快,特別是2005年石油價格與原料價格上漲明顯,進口增幅明顯,而出口增幅則有所下滑,影響到順差的減少。預計2005年臺灣外貿出口增長8%左右,進口增長11%左右,外貿總額將達到3700億美元。其中,兩岸貿易仍呈現較快增長。依臺灣“經濟部”統計,1-9月,兩岸貿易總額達5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其中臺灣對大陸出口總額為37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遠高于臺灣總體對外貿易增長速度。同時,大陸仍是臺灣最大的順差貿易來源,前三季度達228億美元。 臺灣外貿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外銷訂單與出口增長逐漸脫節。8月份開始,臺灣外銷接單迅速增加,連續三個月創下新高,其中10月達2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主要是由于電子產品、半導體與資訊、通信產品訂單增加加快所致。不過,由于生產基地的外移,外銷訂單的大幅增長不再是臺灣經濟景氣與否的重要指標,外貿出口并沒有與外銷訂單同步增長。 外商不看好臺灣經濟,外資持續減少。臺灣曾以成功吸引外資促進經濟發展而聞名,如今,由于政治動蕩、投資環境不佳與兩岸關系前景不明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留不住外商,也吸引不來新的外商,外商對臺投資連續五年呈現衰退趨勢。依臺灣官方統計,2005年1-9月,外商投資金額只有25.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投資項目減少5.1%。 同時,由于總體經濟力的相對下降,臺灣對外投資能力開始弱化。2005年1-9月,臺灣對境外投資(不包括大陸)項目405件,批準投資金額18.4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8.4%與會33%;對大陸投資項目與投資金額分別為965件與41.9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40.1%與12.4%。 產業發展不平衡現象趨于嚴重 2005年,臺灣產業的不平衡現象主要表現在制造業內部的不平衡以及三大產業的不平衡發展。 臺灣產業結構出現標志性變化,臺灣服務業產產值占三大產業總值的比例首次超過70%。上半年,服務業產值占生產毛額GDP的比重為70.5%,首次突破70%,第三季度進一步上升為73.2%,制造業產比例降至五分之一左右。對于此一經濟結構的變化,臺灣“經建會”官員認為臺灣經濟沒有產業空洞化問題,而是向成熟經濟結構轉型(2005年11月2日,臺灣《工商時報》)。不過,學界普遍認為臺灣產業結構“早熟”。問題的關鍵在于,西方發達國家服務產業超過70%,服務業就業人口也占70%左右,即服務產值比重與就業人口比重基本保持一致,但臺灣的情況不同。臺灣服務業產值比重突破70%,但服務業就業人口比重只有58%,存在著顯著不對稱關系。尤其是三年來,服務產業比重升高了三個百分點,但所創造的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只提升了0.4個百分點。同時,四年來服務產生產毛額平均增長2%,也低于經濟增長率。就2005年三大產業增長趨勢觀察,農業衰退3.47%,工業增長2.15%,服務業增長3.28%,也表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 臺灣制造業出現恢復性增長。年初,臺灣制造業產業仍呈現衰退跡象,第二季度開始形勢略有好轉,上半年增長約2%左右,第三季度制造業實質生產毛額達到7800億元新臺幣,較上年同期增長5.83%,創下近一年來最高增長率。在制造業內部,電腦通訊與電子零組件等高科技產業表現優異,生產額增長20%左右;而傳統產業增長有限。另外,依據臺灣工業研究院發表的報告,2005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預計為11131億元新臺幣,年增長1.3%;平面顯示器產值為9324億元新臺幣,年增長31.3%;通訊產業產值4940億元新臺幣,增長23.4%,顯示部分高科技產業仍是臺灣制造業的核心與支柱。 值得關注的是,臺灣制造業的支柱產業資訊業在島內生產比重持續下降。臺灣“經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05年,臺灣資訊硬件產業的全球生產總值(不包括通訊)預計達77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5%。但由于資訊廠商的大量外遷,資訊制造業在臺灣島內生產產值大幅下降,預計由2004年的109億美元降到2005年的52.4億美元,減少了一半多,資訊業島內所占生產比重由去年的15.6%降為6.8%。另外,在軟件產業方面,預計2005年市場規模為1669億元新臺幣,較上年增長6.6%。上述數據充分顯示了臺灣產業的不平衡發展與結構性變化趨勢,臺灣產業“外移”與“空洞化”日趨嚴重。 上市公司大幅減少,股市失去活力 2005年,亞洲股市普遍表現優異,特別是多年不景氣的日本股市創下15000點的高點,而臺灣股市沒有任何起色,上漲泛力,一片冷清。一年來,臺灣股市指數在6000點上下波動,很少突破6300點(全年最高點8月14日的6481點),也較少跌5700點,波動范圍甚小,在臺灣歷年股市行情中相當少見。11月底開始,因選舉行情與開放大陸民眾赴臺觀光等利多因素的影響,臺灣股市略有回升,特別是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大勝給股市帶來新的想象空間,臺灣股市趨于活躍,在12月5日大漲119點,以6348點收盤,成交量也達到1200億元。不過,總體觀察,2005年臺灣股市表現不佳,成效量不大。 臺灣總體經濟形勢不佳,是股市冷清的基本原因。全年經濟增長不足4%,居亞洲“四小龍”之未,經濟沒有了活力,自然影響投資人對股市的信心,也導致在臺上市公司越來越少。到2005年11月,在臺初次上市(IPO)的公司僅有8家,是2004年38家的20%,創下近十年來IPO家數的最少記錄,而且掛牌上市公司總數還因部分公司下市而減少。上市公司減少,與反映股市收益效果的臺灣股市“本益比”下降有很大關系。據統計,臺灣股市本益比從1994年底的33.52%降為2004年底的12.58%,影響公司在臺上市籌資。 投資人信心不足,散戶退出市場,影響了臺灣股市的交易。據投資機構調查,有近七成的民眾在過去一年里沒有進行任何投資,而且估計未來兩年散戶將大幅出售137億美元的股票。同時,資金外流被認為是臺灣股市的最大致命傷。根據非正式統計,島內在金融機構海外OBU等體系中的資金達7000億美元。另外,臺灣股市籌碼不斷膨脹,其中以大股東大賣、員工分紅泛濫與濫發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等都影響了臺灣股市的正常發展。 不過,外資在臺灣股市的影響力逐漸增強。到2005年11月,外資總持有臺灣股票(包括原始股東持股與自集中市場買進的持股)市值達43689億元新臺幣,占臺灣全體上市公司市的30.07%;外資累計買入3.12萬億元新臺幣,賣出2.72萬億元,凈買入4628億元,顯示外資對臺灣股市的影響力大大增強,也左右著未來臺灣股市的漲跌變化。 2006年臺灣經濟前景不樂觀 2006年,臺灣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多,經濟增長的亮點少,難以出現5%左右的中速增長,總體上將呈現“內外皆溫”的格局。 島內官方與民間對2006年臺灣經濟形勢判斷不一致。臺灣官方有保守與樂觀兩種觀點。“行政院主計處”較為保守,預計2006年經濟增長4.08%。“經建會”則較樂觀,認為“新十大建設”的推動與觀光旅游政策的開放,可刺激內部需求,經濟增長有上升的空間,同時認為2006年世界經濟仍呈現健康增長,全球貿易增長6.6%、美國與中國大陸經濟分別增長3.4%與8.4%,因此預計2006年臺灣經濟增長為4.5%。雙方對經濟走勢預測的差別主要在于對投資與消費的增長看法不同。“主計處”預計2006年民間消費增長3.06%,民間投資增長3.6%,而“經建會”的計劃目標分別為3.75%與4.79%。 民間經濟研究機構對臺灣經濟增長預測也有差別,但不是很大,多預測經濟增長在4%左右。臺灣經濟研究院于11月中旬公布的報告評估認為,2006年臺灣經濟增長3.96%,即增長不足4%。不過,12月,臺灣中央研究院發布的“2006年臺灣經濟總展望”報告認為,2006年臺灣經濟增長將達到4.25%,遠高于2005年的3.83%。 專業投資機構對臺灣經濟不樂觀。大和國泰證券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由于半導體與光電產業對2006年投資趨于保守,民間投資增長將趨緩;公共部門因朝野斗爭,在野黨大砍預算,多個大型工程完工,公營事業投資縮減,都會影響明年經濟增長4%的目標。同時,臺灣“主計處”于11月低公布的“外商投資意愿調查”發現,2006年,民營制造業廠商預計固定投資4895億元,較2005年下降21.6%。即使臺灣“經濟部”公布的2006年“促進民間新增投資目標”為8682億元,也與2005年的8670億美元基本持平,沒有明顯增長,也會影響內需的擴張。 總體上講,2006年,臺灣島內需求呈現“溫和增長”態勢,投資與消費增長有限,很難帶動經濟增長。在外需方面,全球主要經濟體如中國大陸、美國與日本等經濟增長均低于上年,加上原油價格波動、貿易磨擦的加劇、禽流感的慢延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可能會影響臺灣外貿出口與經濟增長。加上,受島內重大投資工程不多,臺灣區位優勢流失,經營環境難有大的改善,外商投資難有起色,投資與消費增長預期不高,臺灣要在2006年實現4%以上的經濟增長率面臨不少困難。除非外部環境出現較預期為佳的變化以及臺當局加快開放兩岸經貿往來政策的步伐,來年臺灣經濟表現難以樂觀,長期觀察仍呈現走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