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重估擴大決策空間 央行明確宏觀取向不改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1日 02:5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陸媛 徐以升 發自北京上海 迷失的2.3萬億GDP,近10%的第三產業增幅,在昨天上午正式進入貨幣政策決策地圖——貨幣政策取向將更加清楚、真實、有的放矢,而投資政策空間則更游刃有余。 “GDP重估后,貨幣投放應該對第三產業怎樣扶持,對第一、第二產業信貸支持比例,
他進一步解釋說:“比如過去,貨幣政策做出一些決策是依據31%的第三產業比例,而現在這個數字變成了40.7%,那么現在,第三產業應該大力發展到何種程度,需要配套的貨幣政策力度就不一樣了。再比如說貨幣供應出現松緊調整的時候,是繼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還是第一、第二產業,這些都需要重新做一個思考,這將使貨幣政策更加準確,更有實效。” 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S t e p h e n·G r e e n 表示,G D P 重估也影響了他們對投資的看法。目前,固定投資總量在2005年將占到GDP的46%,如果所有新增產出都是出自非投資領域,那么這個比率將下降到38%。這是個更加合理的數字,更貼近于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在他們快速增長時期的比例。那些曾經擔心過中國投資率過高的人,現在可以安心了。 哈繼銘表示,GDP重估給了決策者更大的空間,如果GDP增長乏力,那么可以通過增加投資來實現經濟增長。信貸政策上,在新數據之下,信貸總量與GDP的比例沒有以前計算的那么高,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對更為寬松信貸政策的憂慮有所下降,而信貸的投放能保持投資增長以及經濟增長。 不過哈繼銘同時也表示,不能因為信貸規模與GDP比例的減小而盲目地放大信貸政策,在鋼鐵、水泥等行業明顯過剩的情況下,盲目增加投資,風險是很大的。“不要因為GDP數據的改變而放松了對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警覺,這些結構性問題仍然是客觀存在的。”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秦軍也表示,修正統計口徑只是換了一把尺子來丈量中國經濟,使我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來解決很多亟待解決的結構性問題。但《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降低GDP單位能耗,培育自主創新能力等目標并不會因此發生變化。 另據新華社,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日的例會明確:目前宏觀政策取向無須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