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試水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0日 04:1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王思睿 發自上海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上海市城市投資建設與節約型社會構建研討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上海將加快環保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利用經濟杠桿形成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放寬各類社會資本對環保設施的投資領域。允許和鼓勵社會、民間、境外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生活垃圾處理領域。
上海市市容環衛局綜合發展處處長吳仁勇向記者透露:“我們會考慮以政府采購和特許經營、投資補助等形式,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有合理回報和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 “十五”期間,上海市完成生活垃圾處理投資約51.73億元。“十一五”期間,上海在此方面的投資將達73億元,用于17項重點建設項目的規劃,將新建、擴建10座生活垃圾設施,新增處理量8900噸/日。這73億元的投資,并非全部來自市、區財政資金,更多來自各類企業的投融資。 據有關資料顯示,以每平方公里GDP的效率計算,上海是東京的33%、巴黎的43%、紐約的50%、首爾的61%。在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的背后,上海廢舊物再生利用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面。 “上海全年僅廢舊瀝青就有80萬~90萬噸,一方面多數廢舊瀝青被當做廢棄物丟棄,一方面每年需要進口數百萬噸瀝青和碎石骨料。”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宋赤民認為,環保投融資改革的薄弱環節在于相關法制、法規保障的缺失。 “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政府部門綜合運用公共政策的能力不強,缺乏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他認為,創設一套從廢舊瀝青產生的源頭到現場使用的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務。現有制度難以運用經濟杠桿和法律制度激勵企業成為瀝青舊料再生利用的主力軍。此外,現有法律缺乏強制性使行業中的設計、招投標、建設管理、施工將利用再生舊料成為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