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就業壓力緩解 勞動力供給超需求1250萬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0日 03:01 第一財經日報 | |||||||||
“十一五”將有4500萬勞動力從農村轉向城鎮,三分之一能實現戶籍“農轉非” 本報記者 郭晉暉 發自北京 雖然從長期來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不可能根本改變,但中國經濟幾年來高位運行帶來的“就業增長”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專家預測,2006年勞動力供求缺口為1250萬人,
勞動力市場回暖 昨天,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2006年,中國的新成長勞動力將維持在1200萬左右,其中高校畢業生400萬,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270萬,當年沒有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210萬,復轉軍人70萬(其中包括裁軍20萬),農村勞動力戶籍轉移需要就業的人口(非農民工)260萬。此外,明年還有國有企業下崗后沒有安置的100萬人和年底登記失業人員840萬人。這兩類相加,構成了明年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總量:2150萬人。 另外,國務院或許已批準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近日上報的2006年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即城鎮新增就業崗位900萬,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0萬,其中“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0萬,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由此可知,明年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缺口將維持在1250萬左右。而楊宜勇提供的今年這個數字是1600萬人。專家們普遍認為,從2004年開始,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出歷史的最低谷,有了好轉的傾向。 “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這幾年來的高位運行帶動了就業的增長,同時也表明,政府執行的積極就業政策開始顯現了實效。”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 楊宜勇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定為8%,實際上仍然可能達到8.5%,比今年下降將近一個百分點,雖然降低但仍然處于高位運行,增速降低并不會對就業造成不利影響。 從2002年開始的積極就業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通過政策扶持和就業援助,全國城鎮1500萬下崗失業人員中,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400萬人實現再就業。截止到9月底,348萬大齡困難人員實現了再就業。17個省份已經實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的并軌,中心內下崗職工減少到46萬人。 “11月8日發布的新一輪就業政策,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這無疑將對明年的就業再就業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睏钜擞卤硎。 楊宜勇還透露下一步國企冗員改革的方向。他表示,隨著目標人群越來越少,國企職工“疾風暴雨”式的下崗已經告一段落,“現在國企進行主輔分離,讓富余人員和主業分離,給他們一定資產進行安置。武漢鋼鐵公司、酒泉鋼鐵公司等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 多項實惠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也將是2006年政府就業工作的“重頭戲”。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該部正在制定這方面的文件,由國務院批準后,很可能將于明年初正式下發,政府將對農民工給予多項切實優惠。 未來五年,中國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規模平均每年都將保持在800萬以上,總轉移量可能達到4500萬人。但根據國家發改委提出的監測指標,“十一五”期間,每年將有300萬人能夠實現戶籍上的“農轉非”,也就是說,根據現在的規劃,五年內只有1500萬農民真正變成“城里人”。 “加快農民工轉移,關鍵是要給農民工一個公平待遇,讓他們在城市中有長期就業固定崗位,結束他們的漂泊狀態!睏钜擞抡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