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上海低調敲響黃鐘大呂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5日 11:07 瞭望東方周刊

  新一輪的改革布局,意在全球化過程中給中國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黃琳 報道

  11月30日,新華社從上海發出兩條消息。一條消息說,最近,包括注冊資金1.76億美元的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紛紛選擇浦東,浦東有望到2010年累計吸引15
0家左右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成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區域。另一條消息說,未來兩年,上海高端寫字樓租金價格還將以10%以上的速度持續上漲。

  12月7日至9日,中共上海市第八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作了講話。如何增強上海的國際競爭力,成為了一個重要主題。

  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正式開港。

  人們認為,這都透露出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繼續穩步向前發展的信息。

  低調背后的緊鑼密鼓

  國務院常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三次。但2005年6月卻召開了四次。6月2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的那次會議,批準上海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對于關注浦東未來的上海人來說,這次會議相當重要。幾個月后,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對這個日子脫口而出。

  在這項方案里,浦東確定了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10項框架性任務,包括推動政府轉型、推動金融創新、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國務院的這一決定,當時幾乎所有重要媒體都在第一時間作了報道。

  但在試點獲批之后,浦東新區政府卻對此事選擇了集體“沉默”。媒體無從獲知這次改革的具體措施。

  按照楊建文的說法是,上海做事一向比較低調。

  一邊是對媒體的沉默,而另一邊卻是緊鑼密鼓的行動。幾個月來,上海市發改委、浦東新區一直在忙著把國務院批準的有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內容細化。

  11月初,一位熟悉內情者告訴《瞭望東方周刊》,10個方面的任務已初步歸納為六個方面,幾十條具體措施,市委常委會基本已經通過,只需做些微調,短期內將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內容非常細致。”

  浦東改革試點具有相當力度

  這位知情者透露了一些具體內容:比如小陸家嘴的規劃。原先規劃的金融區是外灘、小陸家嘴,而今后外灘這塊的功能要改變,外灘的金融機構將遷移到陸家嘴,外灘將變成單純的頂級消費品場所,像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一樣。央行二總部到上海后,還會有后續效應,一些金融機構的總部,包括銀監會、保監會等都有可能把總部的一些功能、部分機構放在上海。另外,中國加入WTO,隨著金融過渡期的結束,國外的金融機構也有一個集中的進入過程。對上海而言,需要在空間上有所考慮,而小陸家嘴顯然會承擔這個任務。陸家嘴在硬件設置上將向倫敦的金融城學習,在小陸家嘴的邊上,應該有兩個街道來預留給這些機構。

  浦東在科教文衛方面的改革思路將是以增量帶動存量,就是以開放促改革。這位人士說,根據以往經驗,對原有的醫院、學校改革代價很大,但是請外資進來開醫院、辦學校,代價可能會小一些。

  對一些高科技領域的頂級人才,浦東打算在個人所得稅上通過政策允許的空間作些變通方式給予優惠。對高科技來說,人才比資金可能更重要。

  有關大通關的問題,這位人士透露,上面各個部委是垂直管理的,而浦東想把下面對應的四個機構統一起來,由這個機構對接上面的條條管理。這樣就能改變各自行事的局面,提高效率。這種改革的結果很可能是以地方改革促動中央的改革。

  他還透露,行政管理體系的改革,可能會涉及一些比較敏感的內容,比如把街道這個層面的功能放在社區和一些服務型的中介。

  上海市領導力推改革

  11月中旬,《瞭望東方周刊》查看到一份有關10月25日市委常委會主要議題的文件,其中一個議題是:專題審閱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

  文件說,今年6月21日國務院批準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以來,陳良宇同志部署、韓正同志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工作匯報并提出工作要求。市政府初步形成了《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和《2005-2007試點三年行動計劃框架》,并聽取了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意見。

  文件還透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實行“雙組長制”,由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上海市長韓正擔任組長,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是常務副組長。“這樣的配置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后浦東在和中央各個部委打交道時不用分頭找人,只要國家發改委統一集中就行了。”一位知情人士說。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上海市第八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說,在新的發展階段,上海要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全國,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陳良宇說,“今年,國務院批準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是在我國改革攻堅階段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浦東和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

  “在中央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深入研究,明確了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行動計劃,突出要素市場、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城鄉統籌、建設和諧社會、轉變政府職能等重要領域的改革試驗,努力把浦東新區建設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區、自主創新的示范引領區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集聚區,為實現上海‘兩個率先’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的體制創新動力。”他說。

  國家支持上海發展

  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向《瞭望東方周刊》透露,上海提出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申報意愿后,國家發改委非常支持,明確說了兩點,一是上海想試點什么就報上來研究,有什么問題,由發改委來協調;二是一些全局性的試點可以考慮先放到上海去做。

  選擇浦東,其實并非是國家發改委對上海的“偏好”,而是基于全國推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

  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會后,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曾經在多個場合說過今年是改革年。”同時他還強調,“今年不僅是改革年,確切說是改革攻堅年。”

  楊建文說,中央把今年定位改革年其實有內外兩個背景,從國內看,中央一直在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新的制度安排。國際背景則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過渡期即將結束。中國要遵循相應的國際游戲規則。“想要避免在過渡期結束后可能產生的問題,國家必須先行調整。”

  4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2005年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2005年是改革攻堅的關鍵一年。僅僅19天后,也就是4月23日,2005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深圳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對打好2005年的“改革攻堅戰”作了動員和安排部署。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范恒山則在會上具體闡述了2005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八個重點,其中第四點是,“要努力推進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點,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實現制度創新,為面上推開積累經驗”。

  地方行動起來。申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除了浦東以外,全國還有其他七個地方,其中包括深圳特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但到目前為止,國務院只批準了上海。

  “選擇在浦東新區進行試點,有利于在新形勢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獨家采訪時表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選擇浦東這個具備條件并具有戰略意義的區域,進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將對全國改革起到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有利于積極穩妥地推動全國改革開放的全局。

  成為首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除了區位優勢外,跟浦東15年發展積累的經驗有關,人才、資金、技術及管理都具備了相當的基礎。

  上海可以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凱教授曾預測,“過20年后再來看此次浦東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批準,其作用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中央對深圳特區的設立。”

  實際上,對于浦東獲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也有媒體提出某種擔心。《經濟觀察報》 刊文說,浦東申報“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還是一種躺在特權上吃飯的思維,浦東下一步的發展,必須改掉向中央要政策、要特權的習慣。文章認為,政策資源的過度集中,有可能導致地區發展中進一步的兩極分化。在新興地區成為強勢地區之后,市場法則已經將那些弱勢地區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如果我們繼續向強勢地區傾斜,繼續給這些地區以超國民待遇,我們的地區差距有可能越拉越大。”

  對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石小敏以學者的身份,從中國積極應對全球化的角度闡釋了這種安排的合理性。

  他說,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新一屆中央領導一直在提倡和諧社會,從各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加大對農民被征用土地的補償,減免農村稅收,保障農民工的基本生活等,以讓他們更多分享經濟增長的利益。

  但在進入全球化過程中,還有一個抓住重要戰略機遇的要求。能代表中國抓住新的機遇、爭取新的發展的,正是沿海先進地區。浦東為首的長三角地區,以及深圳為首的珠三角地區,從發展上看已經形成了一個戰略制高點。

  石小敏認為,胡錦濤總書記說上海要為全國做貢獻,這絕不是一個僅僅給其他地方提供資金,提供技術的含義,“深層的意思是要上海做好服務業,給中國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

  中國現在既是發展的重大機遇期,也是改革的攻堅期,中國整體面臨結構轉換和升級,從政治、經濟,到社會無不如此,整個國家都到了成套把握規則的時候,能承接這個任務的,正是上海、深圳和天津等地。

  也有人對再度以試點來推動改革表示了懷疑,認為在20多年的改革之后,試點的意義已經不明顯了。

  對此,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試點在中國改革全面推進期,可能不像改革處在摸索期時作用那么明顯。各地也都在進行與各自實際相結合的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在一個制高點——應對全球化、與國際全面接軌上,試點的實踐積累和示范作用仍然存在。

  如今這一輪的綜合改革配套試點,似乎不像改革之初那樣界限明確。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秘書長郭萬達說,試點和過去不一樣,如今的試點,推廣的速度很快,很可能邊試點就邊推廣了。-

  20多年中國開發開放歷程

  中國政府在1978年決定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從1980年起中國先后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省的廈門和海南省分別建立了5個經濟特區;1984年進一步開放了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陸續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河北、廣西辟為經濟開放區,從而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帶。

  1990年中國政府決定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新區,并進一步開放一批長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東為龍頭的長江開放帶。1992年以來,又決定對外開放一批邊疆城市和進一步開放內陸所有的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還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個保稅區、32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3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5年浦東獲批首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則是在加入WTO過渡期即將結束的背景下,中國為全面開放及深化改革謀劃的下一步。

  天津深圳可能是另外兩個試點

  向國家發改委第一個申請“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城市,是深圳。有消息說,去年年底深圳就提交了方案。深圳申請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要求對體制改革擁有“先行權”等。

  11月17日,在國家發改委網站上,改革攻堅一欄里,有條信息是:“深圳市: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兩個《意見》與‘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情況”。

  其中有一段話寫道,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考察深圳時的主要指示,在更廣的領域、更深的層次、更高的水平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進一步發揮深圳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作用,深圳市提出了《全面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總體方案》。最近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準后組織實施。

  由此看出,浦東“搶先”獲得發改委批準后,深圳并沒有放棄。今年6月2日新當選的深圳市長許宗衡,當月就去北京,就深圳申請“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一事,繼續與國家發改委交換意見。

  8月24日,深圳舉行了“改革創新與經濟特區新使命理論研討會”。會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說,“除了上海浦東外,還應把南方的深圳和北方的天津濱海新區作為綜合改革的試驗區。”

  今年1月7日,溫家寶到深圳時,表示希望深圳發揮好改革的“窗口”和“試驗田”作用,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改革的重點、難點上率先突破,為全國的改革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秘書長郭萬達說,對于中國的改革來說,難改的地方有三塊,一是政府的體制改革,二是金融,三是公用事業壟斷部門的改革。

  “綜合改革就是涉及這些領域。”郭萬達說。在突破政府改革方面,深圳有想法,明確提出了“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和深圳相比,天津濱海勢頭看上去更“猛”。天津濱海新區黨政一把手皮黔生向媒體透露,天津正在制定類似“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方案。

  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邢春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6月28日,溫家寶總理帶著13個部委的領導到濱海視察時就已經說了,國家的改革開放可以在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溫家寶當時還要求國務院各部委對濱海的發展給予支持。總理說,“要幫助完善濱海新區規劃,鼓勵支持濱海新區推進體制創新和對外開放,一些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可以在濱海新區先行試點。”

  邢春生表示,目前濱海方面正在制定的配套改革方案包括10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條就是“法先行”,依法轉變政府職能,依法改革。

  方案還包括探索全新投融資體系、探索建立產業發展基金、探索建立大通關體系等內容。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29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