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招標結果公布,投標企業志在必得
輸美紡織品多數種類中標價格偏高
本報訊 (記者/程滿清 實習生/李海林) 記者昨日從紡織品招標委員會獲悉,原定于9日上午開標的2006年度21種輸美紡織品出口許可數量招標,因技術原因延期至10日上午開
標,第一次公開招標的初步中標結果已經在網上公布。據了解,有關會員可以通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網站的招標專欄查詢各類別初步中標的最低價格。
對于我省企業在此次競標中的表現,廣東省外經貿廳貿易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正式中標結果要等到今天晚些時候才能公布,目前關于廣東省有多少家企業中標、中標率達到多少等數據,還要等到一兩日后才能統計出來。
“中標結果中很多種類價格偏高”,是業內人士的普遍反映。廣東省絲綢進出口集團副總經理王勇力表示:由于參加投標時報價比較保守,出價較低,集團這次只中了一部分標,結果不太理想。他表示,即使加上按業績分配得到的一部分配額,可能還需要在市場上調劑吸收一部分配額。他同時表示,盡管和輸歐紡織品配額中標價格相比,此次輸美配額價格偏高,但是和配額時代相比,總體上價格還是較低的。如我國主流產品347類棉制褲子,最后開出的最低中標價格是102.14元/打,是最低投標價格8元/打的12倍多,但是和配額時代40-50美元的價格相比,顯然還是低了許多。
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少企業對這次投標是鉚足了勁,可謂志在必得,以高價拿到了不少配額,但是從較長期來看,由于此次配額基數較大,但美國市場容量增長有限,到明年下半年可能會出現配額過剩的現象,難免存在一定的風險。
但也有一些以往業績較好的企業表示:本次招標部分產品中標價格偏高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企業可利用出口價格的小幅上揚,提升產品檔次,減輕國際市場頻繁指責中國產品“低價傾銷”的壓力,也刺激企業從以往“量增價低”模式向“優價優質”模式轉變,一舉多得。
盡管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現配額過剩現象,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由于市場前景還不明朗,部分出口較大的企業沒有拿到足夠的配額,這給配額中介炒作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