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明年物價無通縮之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2日 08:33 新華網 | |||||||||
與當前許多專家的觀點不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強調,2006年物價將溫和上漲,沒有通縮之虞。 PPI對CPI的傳導時滯大致需要一年半 記者:如何看待今年CPI的走低?
哈繼銘:截至到目前,今年CPI同比增長2%,這里面有一個食品價格因素,也就是糧食價格波動很大。糧食價格在2004年上漲26%,今年前三季度只上升1.9%,10月份還同比下降0.8%,糧價的大幅波動是影響CPI走低的很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國際油價上漲70%左右,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只上漲20%,中間有很大的差距,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因素沒有在我國CPI中充分反映出來。除了油價,還有一些其他的價格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控制,比如水價、電價、化肥價格——雖然化肥不直接在CPI里面,但也有間接的效應。 因此,概括地說,今年CPI只上升2%,主要是兩方面因素引起的:一個是食品價格因素,另一個是政府的價格管制。這兩大因素使得今年CPI走低。記者:如何看待目前PPI的增長無法傳遞到CPI的現象? 哈繼銘:我們認為PPI對CPI的傳導還是有的,但時滯比較長,大致需要一年半時間。并且從現在的數據看,傳遞正在進行中。比如說,現在一些有價格下降壓力的產品的價格下降幅度正在收窄。 從數據上看,家電設備及維修服務,2004年上半年價格同比下降1.7%,下半年同比只下降1.1%,今年上半年下降0.6%,前三季度下降0.3%,10月份的當月同比已經變成正的增長0.45%。另外,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通訊,都呈現出這么一種通縮幅度收窄的趨勢。 這說明PPI的增長還是傳導到了CPI,但時滯比較長。出現這種滯后現象,和我國產能比較大、企業缺乏定價能力、缺乏品牌有很大關系。 2006年物價將溫和上漲 記者:請預測一下2006年物價走勢(包括CPI和PPI)會如何演變? 哈繼銘:前瞻地看,和今年相比,2006年CPI增速會有些上升,預計同比增長2.2%左右,而PPI增速會有些下降,因為目前投資的增速在明顯放緩,有些上游產品的價格,如鋼價開始回落。 CPI增速上升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PPI傳導的繼續;其次,由于通脹壓力減小,中國可能調整成品油和水、電等價格。另外,我國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GDP的能耗要降低20%,這就必須理順價格,把資源價格調高。此外,糧食價格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小。 記者:影響2006年物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哈繼銘:食品價格還會起主要作用,繼續下降的可能性小。一些大項目,如居住、娛樂文化價格上漲的壓力比較大。另外,通縮的商品通縮的幅度在變窄,有的已經從通縮變為通脹。資源價格的理順,對整體的CPI都會有一些影響。再說,近期消費還會平穩增長,政府政策還會向消費傾斜。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貨幣政策。貨幣增長對價格有滯后影響,2003年貨幣增長19.6%,2004年的物價增長就比較高。2004年貨幣增長14.6%,今年的物價就比較低。今年到目前為止是18%,明年物價的壓力就大一點。 總的來講,明年物價上漲是溫和的,壓力不太大。資源價格的理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是漸進的過程。 記者:請展望一下影響面較廣的大宗商品價格趨勢。哈繼銘:原油價格受強勁的全球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以及美元的長期看跌趨勢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價格依然會高位運行。我們做了個研究,這三個因素占了原油價格走勢的78%,其中全球經濟增長占51%,中國經濟增長占17%,美元匯率是10%。 預計原油今年整年的平均批發價格(WPI)是55美元/桶,可能下降到明年的53美元/桶,比今年稍微有些下降,但還是在高位。 只要中國的經濟依然保持高增長,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這些商品價格和中國的投資規模相關。預計明年投資增長速度會比今年低一些,今年25%,受政府主導的“瓶頸”部門和農村基礎建設投資的增長,明年會在20%以上。總投資率略有下降,對大宗商品價格有影響,但出現價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最好的調控時機已經錯過 記者:您認為現在這種“高增長、低通脹”的情況還能持續多久? 哈繼銘:其實我覺得現在的通脹率并不低,只是被管制住,沒有表現出來。如果現在粗放的投資狀態繼續下去,就有可能出現低增長和通縮。但這種情況不會明年就出現,2-3年之后才有可能發生。 至于如何防止通縮,我認為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調控時機,那是在2003年和2004年。現在只能在低效率投資已經發生的情況下,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盡量消化過剩產能。政府可以盡早地把資源價格理順,同時想方設法地刺激消費。 刺激消費,我們建議,政策取向應該傾向于貨幣政策適度從緊和財政政策適度從寬。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將伴隨著匯率的升值,有利于糾正經濟的內外部不平衡,轉變增長模式。而財政政策更多地向消費傾斜,有利于糾正內部不平衡,包括加大支出,增大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體系的投資,同時降低與消費有關的稅負。拉動內需還需要貸款政策的支持。 另外,房地產價格不能讓它漲得太快,并且要擴大房地產的供給,特別是中低價位房地產的供給,這樣能有效抑制價格的過快上漲。(申屠青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