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個信托產品11月集中亮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2日 01:25 每日經濟新聞 | |||||||||
銀監會“212號文”對房地產信托的影響在逐漸減弱 鐘寧瑤每日經濟新聞[2005-12-12] 在經歷了10月份的深度調整后,11月國內信托產品發行放出“巨量”。發行數量和規模都創出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銀監會“212號文”對房地產信托的影響也在逐漸減弱,業內認為,這表明信托業的適應能力在提高。
最新公開資料顯示,11月份國內共有23家信托公司推出了52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發行規模達65.3億元,信托產品的平均規模為12558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信托產品的發行數量和規模分別增長23.81%和57.73%,與10月相比更是分別增長了92.59%和195.14%。 銀監會“212號文”對房地產信托的影響只維持了一個月,就在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利益追逐面前變得脆弱起來。11月份信托產品的投資領域在經過10月份的短暫調整后又恢復了原狀,其中房地產信托的占比不但沒有減少,還有所提高,這讓大多數預測人士“大跌眼鏡”。 11月的信托產品中,投資于房地產的信托計劃有16個,資金規模達28.9億元,分別占當月的30.77%和44.26%。信托業內人士李旸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信托這個金融工具已逐漸被開發商所認識和接受,特別是當前房地產信貸的持續收緊,以及受到歐美及亞洲各地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熱的影響,使得房地產業紛紛看好信托。同時,經過近兩年的項目實踐,部分信托機構已逐漸壯大和成熟,在適應政策變化和項目選擇上更趨于理性。 但李旸指出,由于當前房地產信托仍然是一種私募性質的集合計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遠遠不能滿足房地產融資的要求。眼下業內正亟待管理層盡早出臺有關政策和管理辦法,使我國房地產信托業務能夠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專家認為,經過了這次調整,信托業的適應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9月初銀監會頒布“212號文”,10月份信托業進入了一次深度調整,但很快走出低谷,創出新高,恢復的幅度和速度超出了業內的預測。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信托業的發展極不平衡的情形正在加劇,“馬太效應”逐漸顯現。 11月發布的52個信托產品只出自23家信托機構,以往的絕大部分信托產品也基本上是由這些機構在不同時間推出的,而其他有近30家的信托機構在一年中基本上沒有或只發行一兩個信托產品。專家認為,如果這種局面不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信托市場將會發生質的變化,相當一部分的信托機構將會被逐漸邊緣化,甚至退出信托市場,而一些經營穩健、信譽良好的信托機構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并有可能成為信托市場的主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