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貿易風險地圖出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12:5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袁滿 北京報道 長達800多頁的免費《報告》,這是成立4年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對與中國企業貿易比較密切的60個國家的國家信用風險做出評估,這也是該公司謀求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的第一步。
12月8日,中信保將自己多年苦心練就的“核心技術”產品——《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05》(以下簡稱《報告》)向社會發布。 以中國視角 “從1989年國內做出口信用保險起,這些數據就一直在積累,現在十幾年的信息重新整理入庫,再經過技術模型處理,就有了《報告》,水到渠成的事。”作為《報告》撰寫的主持人,中信保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瞿棟語氣輕松。 《報告》的第一頁是一張9色全球地圖,最直觀地表現了中國出口企業所面臨的不同國家地區的國家風險狀況。“9種顏色代表9個風險等級,”瞿棟說,“看似簡單的一張圖卻匯集了我們最核心的技術。” 企業衡量出口信用風險要綜合考慮國家風險、行業風險和買家風險多個層面,對于中長期的投資與資本性輸出,國家風險則是一個最為重要的考量標準。 《報告》對與中國企業貿易比較密切的60個國家的國家信用風險由低到高打了1到9個不同的分值。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最主要的貿易伙伴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的國家風險居于2級(風險較低),但國家風險處于5級(含5級)以上的高風險國家地區則占據了近75%。 “新興市場是我國大部分貿易伙伴和投資集中的地區,也恰恰是風險的高發區。”分析師稱,比如伊朗、蘇丹、印尼和緬甸都屬于風險水平顯著的7級以上(含7級)。 即便是國家風險低的地區也不意味著出口信用風險就低。“發達國家的市場比較安全”,這是出口商們普遍存在的一種誤區。據中信保提供的數據,在2003年中國信保的短期險賠款中,歐美發達國家發生的賠款比例高達67%,其中北美占到42%,主要就是美國。 其中緣由則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中信保總經理唐若昕分析,由于中國整體貿易的結構與水平比較低,中國企業出口發達國家的交易買家實際上往往是在當地的華人代理公司,這些公司規模小,信用很難摸清。 唐若昕表示,現在《報告》涵蓋了60個國家,大約占了中國出口總額的60%以上,在不斷更新信息的同時,明年將出齊189個國家的評估報告。 交鋒海外巨頭 如此一份厚重的《報告》是免費的。 “全面、系統地進行國家風險研究分析是中信保與生俱來的職責,希望《報告》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對外經貿政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決策依據;同時為出口企業提供出口預警。”唐若昕將社會責任放在了商業價值的前面。 但是來自國際競爭對手的商業競逐已經燒到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市場上。 2個月前,全球出口信用保險巨頭法國科法斯(Coface)集團首次推出中文版《2005-2006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將業務的“誘餌”投放在從事出口業務的中國企業面前。 其管理者公開表示,想了解《手冊》以外的實際交易對手的風險評估則要通過“購買”。而早在2001年,科法斯就在上海設立科法斯中國,推出@rateng(信用評估系統),向中國企業出售交易對手信用評級報告。 現在中國的信用保險市場尚未對國外市場開放,中信保可以“通吃”國內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外資ECA們在承保本國企業出口中國的信用保險時也要仰仗其提供中國買家信息。可以說,中外ECA被隔離在出口貿易一進一出的兩端,各自互不交鋒,且合作大于競爭。 但現狀正在被突破。科法斯已在2003年聯合平安保險,推出國內貿易短期信用保險業務,并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了1萬多家中國企業的資信信息,加速滲透中國市場。 “將國內企業資信評級賣給國外客戶,在這個領域,中外ECA是競爭態勢。”瞿棟坦言。只是相對于擁有500萬中國企業信息記錄來說,科法斯的現狀還不構成威脅。 “外資想進入的姿態是事實,但中信保對此并不擔心。”唐若昕說,“出口信用保險是高風險行業,外資進入后只會挑賺錢的業務做,不會簡單的支持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這種帶有政策扶持的業務還要由中信保來執行,另外在中國市場上,東方人的鼻眼會比西方人更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