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段曉燕 北京報道
“爭議依然有,但是該到落筆的時候了。”12月8日,一位剛剛從昆明回到北京的《國資法》起草小組成員專家告訴記者,“國務院希望明年能夠看到草案。”
12月5日,云南昆明春城賓館聚集了來自全國人大財經委《國資法》起草小組的成員以
及來自國資委、財政部、商務部、司法部等部委的代表,再次對《國資法》的草案進行討論。
此時,《國有資產法》的提出已經整整過了12個年頭。
“這肯定不會是一場有結果的討論。”一位選擇缺席這次討論的專家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起草小組的爭議,依然集中在幾個方面:主體對象、權責界定、如何監管。這也是12年來一直存在的爭議。
“爭議和分歧之所以12年來都無法解決,是因為涉及面太大。”起草小組一位人士認為,“國有資產是全國人民的資產,是執政基礎,因此這部法的影響面是極大的。”
參會的另一位人士也告訴記者,會議惟一高度達成一致的共識是:制定國資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國有資本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決不是為了國有資本的退出或出售。
焦點一:立法范圍之爭
對《國資法》立法范圍的爭議,使得《國資法》立法規格高于其他經濟類立法。
“一般的立法,都是由國務院授權某個部委、機構來具體制定,草案形成后,才交由人大來討論。”人大財經委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而《國資法》,則是由人大財經委直接主導、參與具體工作,除了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之外,還有近10個左右的國務院部委參加。”
從1993年開始提議制定《國資法》,對于國資法的立法范圍就有不同的看法。而在這次昆明會議上,共有四種觀點:“大、次大、中、小”。
認為應該制定“大”國資法的意見是,應該將經營性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與資源性國有資產、國防資產都包括在內。
這種觀點體現在1996年制定《國資法》草案中,當時這個草案就將國有資產分為以上三大類,并認為這三大類都會是《國有資產法》實用的對象范圍。
持“次大”觀點者認為,可以將三類資產都包括,但側重和突出經營性國有資產。
“中”國資法者認為,立法主體應該是經營性國有資產和行政性國有資產。
“小”國資法則認為,立法應該著重于經營性國有資本,即國有經營性凈資產。
“應該著重于國有資本的概念。”國資專家劉紀鵬認為,“比如,國有銀行資產號稱16萬億,但有近15萬億是負債的,這就不能算是資本,只能算是資產了”。
但即使是界定為“經營性國有資產”,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除了國資委之外,還包括金融資產,以及高速公路、鐵路、郵電、學校甚至土地——因為這些資產的價值已經轉移到經營實體上。
“只要是經營性資產,不管是從自然資源還是行政性資源中派生出來的,依據‘經營性’這一共同點,都可納入立法范圍。”劉紀鵬認為。
另一位國資專家則認為,參考國內現有的立法體系,已經有《銀行法》、《公路法》、《港口法》、《漁業法》等,缺的其實只是一個“國有企業法”,比較可行的做法,是授權國資委制定《國有企業法》,交由人大審議。
“立法的范圍越大,針對性和實用性則會越差。”這位專家認為。
焦點二:如何定位國資委
毫無疑問,不管按照哪種觀點來制定國資法,都將直接對國資委產生影響。
“對國資委的定位問題也是這次小組會上討論的一個焦點。”參會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
按照十六大報告,國資委的定位是履行出資人職責,擁有管人、管事、管資產三結合的職能,履行對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監管職能,被賦予國務院任命、非政府序列的特設機構屬性。而在制定《國資法》的過程中,必然也要對立法主體的管理模式、管理機構的權責等進行規定,這又必然對現行的國資監管模式產生影響。
“是出資人,還是監管者,還是監管出資人的監管者?國資委首先找準自己的位置。”劉紀鵬認為,“國資委顯然應該履行后一功能。”
他提出,《國資法》可以考慮設立中央國資委,這個“國資委”的職責是監管出資人,可以有自己的國有資本預算體系;所謂的出資人,則可以包括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負責監管國資委現在監管的國企)、匯金公司(負責對金融業的監管),以及另一個專門負責壟斷性資產的監管機構(包括煙草、行政、鐵路、教育、醫院等)。
劉紀鵬認為,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只管了186家大型國有企業,還有下屬五類國有企業和資產不在其管轄范圍:401戶金融類的國有獨資和控股企業的國有資產;約80個部委下屬的5000家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鐵路、煙草、郵政三個行業的國有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央匯金公司擁有的5000多億外匯儲備;廣電集團及大學、醫院等非經營性轉型的國有經營性資產。
“這些都是國有經營性資本,如果都要分別由不同的機構,比如國資委、金融國資委、壟斷性行業國資委等來進行監管,管理成本是非常高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文魁則專門對國資委的定位模式做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他調查分析認為,如果將國資委定位為監管者,那么一些現有職能,如選擇企業董事和高層管理人員;收取紅利;對企業進行資本投入;對企業進行符合法律的戰略管理,就不能擁有,必須將這些權力下放到設立的出資人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手上,這又將帶來一輪新的矛盾。
如果國資委定位為出資人,在現有的功能上,還需要強化國有資本收益權,應該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資產負債表,且自身要形成良好的治理結構和約束機制。
一手主導國資委出臺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卓元則認為,根據現有的國資和國企管理情況,并沒有一種模式是最理想的,成立國資委就是一種進步,但要給國資委一定的過渡期,才能看出其監管模式是否有效。
他認為,國資委成立兩年多來,已經在管理體系上有所突破,隨著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推進,以及國企整體上市的進程,國資監管體系才能真正走到“政企分開”——這也是當初成立國資委的一個期望。
焦點三:如何界定央地關系
存在于《國資法》立法中的另一個難點,是如何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國有資產權限職責劃分的界定,中央和地方二者關系邏輯是怎樣。
張卓元認為,在十六大的報告中,其實已經對中央和地方關系建立了一個邏輯基礎:國家所有、分級管理、分工監督、授權經營。他認為,這個基礎為《國資法》中確定中央和地方的資產、監管和權責關系奠定了基礎。
“這個基礎邏輯應該是不會動搖的。”幾位起草組的成員專家也表示。
按照十六大對中央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委的職能地位,中央國資委除了負責對中央企業進行監管之外,同時負責指導全國國資改革。
“指導不是領導,不是上下級關系,中央國資委和省國資委、省國資委和地市國資委都沒有行政隸屬關系。”張卓元解釋。
起草組一專家認為,將涉及到的一個中央和地方的敏感問題,是資產如何歸口管理的問題。“雖然資產都是歸全國人民所有,人民是國資資產的主人,但具體到一些地方的特大自然資源,是屬于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管理?大型的運輸工程中,中央和地方的分工管理權如何劃分?這些問題可能會在具體的立法過程中顯得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