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龍象之爭 21世紀究竟是屬于中國還是印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0日 10:4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這是一個中國世紀?這是一個印度世紀? 兩個亞洲大國懷揣著同樣的夢想,兩個民族憧憬著同樣的榮耀。 曾經輝煌的時代——大唐盛景和阿育王朝記憶猶新。只是在工業(yè)革命時,兩個大國迷失了!在這個世紀,他們都認為是自己偉大的國家復興的最佳時機。
27年前,中國改變了自己的道路,從此開始了非凡的發(fā)展。14年前,接任的印度人民黨政府開始調整經濟政策,支持結構改革,擺脫了經濟緩慢增長之路。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tǒng)計,中國GDP在27年間年均增長9.4%,人均GDP更是增長了6倍。“中國制造”充斥著全球各地的超級市場,全球的投資者在27年間向中國輸入了5700億美元的投資。 高盛大膽的預計,中國將在2041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聽,“中國世紀”似乎幾百年來從來沒有如此地接近! 如果在10年前,還沒有多少人會認為印度會成為充滿生機和前景的國家,但如今印度政府變革賦予的活力,推動經濟增長每年達到8%以上,成為僅次于中國速度的國家! 在班加羅爾、海德羅拜,無數軟件公司正向全球輸送印度設計的軟件結晶;“塔塔”也將物美價廉的汽車送到了歐洲甚至更遠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印度除了希望保持服務業(yè)競爭優(yōu)勢之外,更著力打造全球制造業(yè)中心,似乎印度離夢想也愈來愈接近! 兩個相鄰的大國成為亞洲和全球的“明星”,當全球的目光轉向這兩個國家,一個持續(xù)的話題產生了——這是一個中國的世紀,還是印度的世紀? 回答這個問題,不容易! 高盛說,中國30年后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這個世紀屬于中國。 摩根士丹利和麥肯錫說,也不一定吧,印度中國各有優(yōu)勢。 美世(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說,中國優(yōu)勢正在喪失,印度人力資本開始表現(xiàn)出優(yōu)勢! 那么,這個世紀,特別是下半世紀,究竟是屬于中國的世紀還是印度的世紀?(文/振華)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與印度的差距更小。中國和印度分別排在第49位與第50位。印度正在為提高國家競爭力而努力,其中重要表現(xiàn)就是發(fā)展制造業(yè)。>>全文 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咨詢管理公司美世咨詢日前發(fā)布的《中國和印度 人力資源比較優(yōu)勢》報告指出,中國北京和上海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和經理的薪資水平,是印度同等職位的兩倍以上,雖然低級別職位上的薪資差異不大,但中國整體薪酬水平仍大大高于印度。該報告認為,與印度相比,中國人力資源成本優(yōu)勢正在失去。>>全文 過去幾年,人們對中國和印度進行了許多比較。中印兩國發(fā)展模式哪個更好?我認為各具優(yōu)勢。對兩個經濟體了解越深,我越覺得兩者都有認真調整的必要,兩國也需要相互借鑒。中國在制造業(yè)上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印度欠缺的,而印度較為發(fā)達的服務業(yè)和較強的消費能力也是中國的不足。中印兩種發(fā)展模式只有互相交融才有未來, 這種潛在的結合趨勢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全文 很多人認為過去27年中國超過9%的年均增長是源于快速,甚至是過度的資本投入。此外,中國的低投資效益一直為人所詬病,甚至被視為中國的“阿喀琉斯之踵”。大部分對于中國低投資效益和與之緊密相連的低效率金融系統(tǒng)的指責不無道理。但是,對中國生產效率更加全面的評估應該是基于整體生產力的評估,而不僅僅是投資效率的評估。 >>全文 印度作為一個制造業(yè)中心落后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原因是基礎建設和政府監(jiān)管存在問題。雖然障礙很大,但一些跨國公司被印度低成本的高技術勞動力所吸引,還是率先進入印度。>>全文 中印文化源遠流長。兩個近鄰文明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以經濟崛起為先導的文明復興,不僅令世人重新對兩個文明體側目,更引起了整個世界對于兩國競爭力和戰(zhàn)略關系的猜想。>>全文 印度并不滿足于領先的軟件外包產業(yè),雄心勃勃地要打造全球制造業(yè)中心。這幾年,印度制造業(yè)正呈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其政府也以熱情的態(tài)度歡迎外國投資者到來。>>全文 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如此看待中印關系:“東方文明古國,葷葷大者,獨印度與中國耳。言其親也,則如肺腑;察其勢也,則如輔車。”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如是描繪:“世界的巨輪,周而復始,印度與中國彼此互相瞻望……帶著歡欣友好的使命,正在創(chuàng)造著新的持久友誼”。歷史車輪飛轉,世事變遷,中印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新銳,加上中印有許多可較之處,又是鄰國,所以中印發(fā)展問題再度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全文 熊向暉和爾·納·高的相識和交往,緣起于1955年的“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2002年和2005年,82歲高齡的高氏和86歲高齡的熊向暉先后去世。在生前,他們見證了中印間的友誼,也留下了兩國情報界通力合作的佳話。>>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