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總局今日發布了“淮河太湖水污染防治問計于百姓活動”公眾意見調查報告的結論。調查顯示,公眾對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總體評價持肯定態度,但同時認為地方保護主義減緩了治污工作的進程,由于水污染防治監管力量不足,水污染事件增加的潛在因素依然存在。
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公眾認為工業點源污染是造成淮河、太湖流域水環境污染
的首要因素(民意百分率達71.5%),農村面源污染、污水處理設備不足是第二、三位的因素(民意百分率分別為58.6%、43.8%)。近80%的公眾認為水環境污染對當地造成的主要影響是損害居民身體健康。此外,農業經濟發展受到限制(50.3%)、水環境糾紛和矛盾增多(44.5%)也是水環境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
對于淮河、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政策,近三分之二的公眾(64.7%)了解“水污染防治法”,近半數公眾(44.9%)了解“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40%左右的公眾了解“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和“淮河、太湖流域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對于 “十五”規劃項目,公眾基本上了解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工業結構調整、流域綜合治理、城市垃圾處理廠建設、工業點源綜合治理等項目;80%以上的調查對象不了解“沿淮四省治污目標責任書”的落實情況。
從調查結果看,公眾對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成效總體持肯定態度。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成效主要體現在:重大污染事件減少、水質明顯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環境糾紛和矛盾減少、群眾上訪污染事件減少。超過半數的公眾(57%左右)認為開展污染防治工作以來,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生活、生產用水的數量和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淮河流域的水污染趨勢得到了有效控制。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監控的立法、執法體系已經建立,初步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的有效監控機制。隨著淮河、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深入,公眾的環保監管行為和意識逐步增強。排污收費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總量控制制度等措施政策對企業的排污行為起到了制約作用。
調查結果還顯示,雖然部分企業參與了工業污染源綜合治理工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工業結構調整等國家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但總體上,參與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的企業比例偏低,沒有充分發揮參與污染防治的重要作用。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是制約淮河、太湖污染防治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
問卷調查表明,公眾普遍認為改進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淮河、太湖還清”目標,尚需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嚴控污染源(69.0%)、改進治污工程(62.7%)、發展環保型產業(57.8%)、加強政策保障體系建設(54.3%)。公眾訪談調查和專家咨詢結果也顯示,今后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應加強資金投入、管理體制建設、法制建設和環保宣傳等方面的活動,促進治污工作的持續、穩定、高效開展。
這位負責人表示,將認真梳理分析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結合流域環境現狀和工作實際,予以采納,為水環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完善,為區域流域水環境治理提供支持;要在對此次活動認真總結的基礎上,對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其他區域流域繼續推廣,繼續探索并逐步完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新機制。
據了解,為了落實國務院對淮河、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有關精神,充分聽取公眾對兩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污染防治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參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新局面,環保總局于今年4月啟動了“淮河太湖水污染防治問計于百姓活動”,在淮河、太湖流域代表性強、影響面大的44個市(縣)同時展開。此次調查實際共發放問卷8490份,回收問卷8206份。問卷回收率達96.7%,有效問卷達100%。所有參加實地調查人員均經過嚴格培訓,同時輔以媒體調查并建立數據庫。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公眾對淮河、太湖流域水環境污染現狀、國家和地方治污項目和工程的落實情況、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的了解、公眾對水污染防治的知情程度、公眾參與水污染治理的情況、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公眾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議等。該報告由環保總局委托環保總局宣傳教育中心設計實施,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等單位協助完成。
《新聞通稿11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