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進城務工人員的賬單 解讀收入與支出的差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2日 12:06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記者 丁國元 實習生 孫志紅 這里記錄的是安徽省無為縣來京務工人員李民花和他的丈夫解虎生11月的一份賬單: 月收入:李民花1150元(含雙休日加班);解虎生1000元。
全家飯費:550元。 煙錢:103元。 看病:125.8元(小孩感冒一次)。 房租:450元。 坐公交車:30元(經常走著上班)。 買冬裝:80元(給孩子買)。 買日用品:30元。 孩子學習費用:每學期一次性支出,月均不好計算。 這是一份普通進城務工人員的賬單。全國有1億多進城務工人員,李民花可以說算得上是中等吧?蓙砭8年的李民花卻覺得,在北京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皰甑帽瘸抢锶松,花得比城里人多”,終日勞累很是辛苦。 李民花是家庭服務小時工,1小時工資6元~7元,負責打掃衛生、做飯等。她干活比較認真,多數雇主表示滿意。但李民花感覺“太累了”:每天7點30分開始工作,兩小時一家,連續干4家,才掙約50多元。一個月不算雙休日加班,她可以收入1000元多一點兒。 李民花的丈夫解虎生給包工頭干裝修工,每月固定工資1000元。全家租住一間10平方米的平房,無廚房、無洗手間、無暖氣,雖說居住條件非常差,但每月房租要交450元。 孩子上小學每學期學費600元,比有北京市戶口的孩子要多交550元,另加書本費60多元。每月全家人的伙食費需要500多元,再加上購衣、交通等其他日常開銷,他們每月的積蓄也就200多元。 今年北京市曾公布,城市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為1474元。李民花全家3口人,人均月收入為700元左右,這在外來務工者中,算是不錯的,但比北京市的人均收入水平要低不少,其在孩子學費、房租等方面的支出要比北京人多得多。 這種收入差距與支出的不對等,不但北京比較明顯,外地也有。 在城市里的同一個單位工作,有本地城市戶口的工人和外來的務工人員,干同樣工作,收入會存在很大差異。記者就在河南省的一個中等城市調查過,本地環衛工人月收入超過1000元,而同樣崗位的外來務工人員,月收入只有300元~500元,相差很大。 李民花的兒子9歲了。天真可愛的解小軍時常對同學說:“我也是北京人,以后和你們一起在北京上大學!崩蠲窕ㄕf:“孩子半歲就來北京,一點兒老家的口音都沒有,他已經習慣了大城市的熱鬧。或許他將來真能在北京上大學。為了生活,為了兒子,熬著吧! 享受平等,路還很長 □鄭勇 李民花和她的丈夫,收入不低。至少表面上是這樣。但李民花并不輕松,因為她認為,“掙得比城里人少,花得比城里人多! 盡管如此,為了讓孩子成為北京人,將來能在北京上大學,李民花依然痛并辛苦著。 全國進城務工人員有1億多,他們整天忙碌于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中的不少人要比李民花掙得少很多,但他們和李民花一樣,或多或少帶著希望,懷揣夢想。 城市飯館中的喧囂,街上車水馬龍的景象,仿佛使不少城里人忘卻了務工者們的存在;但是,同工不能同酬,就連子女受教育的權利也有差別的事實,卻讓歧視常常深埋在進城務工者無奈的神色里。城市胸懷的狹隘,暴露無遺。 李民花的孩子對同學們說,“我也是北京人”。但天真的孩子,你可知道,這條路還有多么漫長。 打破戶籍藩籬,取消各種不合理收費,降低進城門檻,我們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但透過李民花一家的這份賬單,我們仍然發現,要讓許許多多的進城務工人員享受到城市的平等和文明,要做的,還有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