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對沖基金的華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9日 01:10 第一財經日報 | |||||||||
黎彥修投資3000萬美元,在華爾街創辦“前沿對沖基金”,掌握數十億美元資金 特約記者 馮郁青 發自紐約 黎彥修說話的時候總是喜歡先沉思一下,碰到感興趣的話題,他會莞爾一笑,然后興致勃勃地和你解說。
他創建的對沖基金公司Fore Advisors 在曼哈頓公園大道沃爾道夫酒店對面一幢43層辦公樓的頂層。辦公室一面全是窗戶,寬大明亮,望過去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和紐約湛藍的天。 黎彥修個子不高,穿一件稍長的黑色夾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質樸,但是,言談舉止間,這個經常作出上億美元投資決定的人,時時讓人感到果敢和老練。 黎彥修從芝加哥大學商業管理學院畢業后,曾在美林證券、瑞士第一波士頓工作,之后加盟加拿大道明銀行,創建全球可轉換證券自營交易部。 2003年,黎彥修投資3000萬美元,和他在多明道銀行的同事開創了“前沿對沖基金”(Fore Advisors),他親任CEO ,掌控資金數十億美元。這樣的成績,在華爾街,不管是華人還是美國人,都算鳳毛麟角了。 搞清楚自己的興趣 談起金融,黎彥修說第一要務就是搞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里。 “很多人來做這一行都是沖著錢來的,”黎彥修說,“但這是一個競爭太激烈的行業,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有一部分集中在這個行業里,你怎樣建立起一個比別人優越的可持續的長處,這需要一種很長期的學習。” 這確實是一個風云變幻的行業。 對沖基金的英文名稱為HedgeFund,起源于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美國。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以及對相關聯的不同股票進行實買空賣,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和化解投資風險。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內涵,成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代名詞。即基于最新的投資理論和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最近幾年,對沖基金在全球發展迅猛,美國尤為顯著。由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并未對對沖基金注冊作出強制要求,因此大量對沖基金迅速出現。目前美國估計有8000家對沖基金。對沖基金管理著有錢人及各機構的巨額資產,并采取可能影響某些證券及整個市場的投資策略。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報告顯示,全球最大投資銀行在對沖基金服務業務中獲得的收入大幅增長,在未來的利潤及增長方面,它們越來越依賴于這一類新型投資者。 黎彥修的公司所投資的對象是可轉化債券,一般企業和銀行貸款。在對沖基金中,可轉化債券與其他債券、貸款可以把風險和回報適當加以平衡。 好奇與熱情 開創對沖基金公司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行業越來越需要強有力的管理者,職業化的團隊,風險控制系統,愿意提供比基金更高的透明度。在2003年開辦的大對沖基金公司中,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他們的管理者都已經在這個行業享有極高的聲譽,都有在大的對沖基金工作過的經驗。 愛想問題,注意觀察,這是黎彥修在這一行里摸爬滾打多年的體會。 “要好奇!”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想做教授的黎彥修認為,每種學問都要有個假設,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推理,得出結論,用這個結論來驗證假設。這和金融很像,唯一不同的是金融界是靠錢來驗證假設。 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德爾福9月倒閉,很多投資公司損失慘重,但是黎彥修的公司沒有。他對德爾福公司的觀察是,按照賬面上的數字,這個公司沒有問題,但是其工人一小時工資和福利,達到70~100多美元,而本田的成本遠沒有這樣高。 在黎彥修看來,做投資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靈感一來,投一大筆錢,而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觀察一個公司,去了解情況。 “我要不做這一行(就不會想去了解這么多東西),”黎彥修說,“這就是好奇。” 愿賭服輸 由于對沖基金的迅猛發展,德國最高監管官員也曾警告美國監管當局,注意對沖基金可能給全球金融系統帶來的威脅。 2002年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很多公司倒閉。那時還在道明銀行任職的黎彥修,率領投資部門對市場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當時很多公司倒閉影響到了整個系統的信心,很多非常優秀的公司也都跟著賣出,而黎彥修則大量買進。那一年大家都輸錢的時候,他賺了很多。那是黎彥修多年的金融生涯中最快意的時候。 在2001年“9·11”時,市場普遍低迷之際,黎彥修同樣大量買進。 “金融系統出現危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投資人對這個市場和系統的信心,”黎延修說,“有價值的證券不可能永遠在低價位上,總是會反彈的。” 這樣的信心從何而來,黎彥修自己也說不太清楚。但是他覺得這是在任何行業能夠成大器者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黎彥修也有推倒重來,愿賭服輸的勇氣。 他本來是一無所有的人,從小在貧窮的遼寧農村長大,黎彥修13歲才看到電燈,認為抽水馬桶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從遼寧的農村到現在的紐約,40歲的黎彥修說,并不是40歲的人看到的就是40年的事情,從那邊到這邊,這個世界整整發展了100年。 “你是一個聰明人,有本事,四肢又基本健全,”黎彥修說,“那么你喜歡做的事情就試試,不成了又怎樣,再做別的。有什么好怕呢?” 打破思維定勢 1988年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后來美,又是在風口浪尖的華爾街大展拳腳。和其他的中國人一樣,黎彥修也遇到過發展中的種種困難。 他1991年進入美林銀行工作,當時中國人在華爾街工作的特別少。在他報到之后,一個交易員對他開玩笑說:“我的干洗衣服洗好了嗎?”這雖是玩笑話,但是在當時的美國人心目中,中國人就應該是做這些事情的。 這是一種思維的刻板模式,黎彥修認為不能夠怪美國人,人認識人的時候,當沒有其他信息來幫助,最容易拿表面的東西來判斷人。當時,沒有華人在金融界嶄露頭角,中國人確實大部分混跡于唐人街,開餐館、制衣廠。 即便是現在,這種思維定勢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在美國受良好的教育,擠入金融、生物、IT等領域而有所改變,但是,在大公司工作的華人還是能夠感受到一層看不見的天花板。 黎彥修認為事在人為,客觀環境就是這樣,要想著怎么樣去利用這個環境,總是怨天尤人不行。 “舊的思維定勢是怎么打破的?就是要靠大家去做,”黎彥修說,“才有可能形成新的思維定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