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面臨新考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5日 15:25 《經濟導刊》 | |||||||||
中國外貿“十年磨一劍”。1995-2004年10年間,中國商品貿易總量增長了8739.4億美元(這一規模超出2004年英國的貿易總額),僅次于美國9898億美元的增長規模,遠高于德國6450億美元和法國3245億美元的增量。由1000億美元增長到1萬億美元,美國用了20年,德國用了26年,而中國僅用了16年!在外貿發展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卻面臨著外貿依存度高漲、貿易條件惡化、貿易環境嚴峻等因素的困擾。這些影響因素將直接關系到外貿發展的中長期增長率。
外貿超常規增長能否持續 2004年,中國外貿依存度已高達70%,根據筆者測算,按照外貿年增長率按20%、GDP按8%計算,2008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將達到107%,如果以10%的增長率(1980-2004年25年間,我國有10個年份外貿增長超過20%,17個年份超過10%)進行計算,2010年中國外貿依存度達到80%強。如此高的外貿依存度對于我國的外貿增長來說無疑會構成新的考驗。 一份資料表明,從1998年到2003年,中國出口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14.2%,2000-2003年造成的負面收入效應在相當于當年GDP1-1.2%的損失。對全球113個國家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中國貿易條件出現了大幅惡化,凈貿易條件指數從1995年的100降低到78。 貿易摩擦問題日益嚴重。1995年至2004年底,WTO成員方反傾銷共立案2646起,其中涉及中國產品的調查411起,遠遠超過其他國家。2004年,16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57起,涉案金額共12.6億美元,為全球之最,幾乎涉及所有我國具備出口競爭力的產品類別。除了發達國家一貫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措施以外,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加入這一行列。印度對中國反傾銷立案達76例,是所有國家中,對其他國家提起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阿根廷對華反傾銷立案40例,土耳其為34例,兩國加在一起,超過美國57例和歐盟52例。 進口資本品來源地發生轉向。國際貿易地位的迅速提升,使得外貿的技術溢出效應問題凸現。國外大量的實證分析表明:任何貿易政策,如果使一個發展中國家機械設備的進口從高知識儲備轉向低知識儲備的國家,就會損害經濟增長。1995~2002年間,日本一直是中國資本品最大的進口來源國。1995年時所占比重為28.87%,2002年降低到22.68%。1995年時,歐盟12國占我國資本品進口的比例為29.06%,2002年降低到17.25%。在亞洲,1995年,東盟五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所占比重為3.47%,2002年上升到11.14%。韓國的表現較為突出,1995時僅占4.2%,2002年提高到8.85%,僅次于日本和美國,位列第3位。在美洲,美國的比重十分穩定,一直為12%左右,位列第2位。如果以R&D投資規模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知識儲備水平,我們發現,歐盟整體水平約為美國投資規模的2/3,日本、韓國合起來約占美國的1/3,東盟的整體投資水平較低。因此,中國資本品進口來源地轉向現象對長期經濟增長率是不利的。 外貿增長步入高成本期 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外貿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外貿高速增長的過程中,應該密切關注漸顯的高成本,力免中國經濟、財力不能承受外貿增長之重。 目前外貿增長的財政負擔成本上升。2004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背后是高達4200億元人民幣的出口退稅政策的支持。1999~2004年我國出口退稅年均增長32.1%,而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9%。出口退稅與財政收入之間的年均增長缺口超過10個百分點,如果外貿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則必然會導致國家財政負擔加大,而中央和地方的分擔機制會凸現地方財政壓力。1999~2004年,31個省市的財政收入年增長不高,略高于20%的僅有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和重慶五個省市。當前的出口退稅機制將帶來出口增長越快、地方政府負擔越重的問題,因而長期內,地區間不平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外貿增長的可持續性發展成本上升。在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大部分出口行業的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和固體廢物產量不斷增加,環境污染程度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廢物進口也存在一定的規模。據中國媒體公布的統計數字,2003年中國塑料垃圾、廢鐵、廢紙的進口量分別是1990年的125倍、50倍和21倍。雖然目前廢物進口量在進口總額中僅占據較小的比重,但是其負面影響很明顯,尤其是存在著很多廢物進口走私活動。由于環境惡化的代價無法在產品交易的成本中顯示,因此外貿增長過程伴隨著“外部性”,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的統籌規劃,未來時期內,將環境可持續性融入外貿增長政策之中。 外貿增長的資源成本上升。目前外貿增長面臨著出口高能耗和進口資源依存度急劇上升的雙重壓力。中國出口產業的發展主要依賴粗放型增長方式。來自商務部的統計,2005年第一季度,我國出口商品中高物耗、高污染、高能耗產品的比例和增幅較高。從進口來說,我國對戰略資源的對外依賴程度明顯提高了。多種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40%以上,如對原油、鐵礦石、氧化鋁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35%、36%和46%,鎳和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更是高達55%以上。外貿增長面臨著國內、國外資源稀缺的雙重壓力,可能造成兩方面的突出問題。第一,當前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我國出口快速增長的產品上,一旦貿易摩擦全面轉移到我國大量進口的資源、能源性產品上,則損害比當前的貿易摩擦更為嚴重,貿易模式可能發生激變。第二,高能耗產品的大量出口,使得國內的資源供給脫節,自給率不斷降低,更加突出了對外部資源供給的依賴。據估算,我國45種主要礦產的現有儲量,能夠保證2010年需要的只有24種,能夠保證2020年需要的只有6種。 外貿發展戰略亟待轉型 一個國家采取什么貿易戰略或政策是和所處的歷史階段相切相關的。歷史背景不同,采用的貿易戰略不一。未來的長時期內,中國需要調整現有的外貿戰略,實現幾個戰略轉型。 將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與資源戰略并重起來。中國出口產業的發展主要依賴粗放型增長方式。隨著中國進出口量的不斷增加,在國際貿易中能源需求向中國轉移的趨勢短期內將難以改變。因此,在未來的外貿發展歷程中,必須把“資源戰略”擺在突出的位置,需要盡快實現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化組合,為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創造條件。 探索發展服務貿易的新型戰略。服務貿易是貿易強國的一個重要的增長點。中國是一個商品貿易大國,服務貿易規模卻不突出。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占商品與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0%,我國這一比例僅為9.6%,美國為29.6%,日本和德國同為14.1%,我國這一指標也低于其他發展中國家,僅略高于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對外服務貿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于國內服務業的發展。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3.3%,在世界銀行113個樣本國家中位列100位之后,僅高于老撾、不丹、尼日利亞、中非等少數幾個國家。因此適時提出發展服務貿易的新型戰略是一項重要課題。 市場多元化與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兩條腿”走路,共同帶動貿易增長。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強調的是在現有的貿易量基礎上,與貿易伙伴達成更為緊密、優惠的、自由的貿易機制,從而帶來貿易量的增長。市場多元化則強調探索新的消費市場和爭取到更多的貿易伙伴,其目的也是尋求外貿出口市場。從增加貿易量這一根本目的上來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是對原有出口市場的不斷拓展。從我國外貿發展的客觀要求來看,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有必要將區域經濟合作提高到戰略高度,真正地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并重起來,因為二者是獲得外貿增長的“兩個車輪”,缺一不可。 樹立全球戰略意識。貿易強國一個突出的特征表現在它不僅是貿易規則的參與者,更重要地,它是貿易規則的制定者、主導者。參與貿易游戲規則的制定,是應對摩擦、創造良好的外部貿易環境的根本辦法。15年的入世談判,使中國擺脫了長期游離于多邊貿易體系的被動局面。考慮到在全球經濟增長中“中國因素”逐漸加強,再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可以說中國的崛起將為多邊貿易體系、區域經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