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優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5日 15:21 《經濟導刊》 | |||||||||
生命的權力永遠大于財富的權力,大于任何物質形態的權力,并大于權力本身。只有在尊重生命權力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其他的的排列組合。 < 在公路上究竟誰優先?讓行的應該是車還是人呢? 在北京公路上優先的似乎是領導的車輛。多年前經常看到那樣的景象:中央領導車隊
弱者優先 回想起來這種情況在北京竟然少了,而領導們出行卻在增加,外國領袖的到訪也在增加,這意味著進步。如果一個現代化社會,這種優先的車隊越少,這個社會也就更民主。 西方國家也有這樣的現象。國家元首出行,車隊前呼后擁,護衛的車隊也都很多,但是他們因此造成的交通堵塞卻不多,這和西方道路的管理和軍警維持秩序的能力有關。其實更大的原因是,西方國家的元首越來越顯示親民化的作風,盡量不興師動眾,比如法國。我曾在法國工作,在那里開車十多年,很少碰到因為國家元首出行造成交通堵塞的現象,F任總統希拉克曾經讓他的車隊停在紅燈前,像正常人一樣遵守著交通秩序。使你不能不為之感嘆。 在西方什么樣的車享有特權?除了少量國家元首和外國元首來訪的車隊以外,有特權的車是掛有明顯標志的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這些車輛擁有特權都是因為它們關系到人的生命-垂危的生命或者是遇到危險的生命、或者是追捕行動、其對象危脅到別人生命的。 除此之外有特權的車輛是校車。西歐國家由于小學密集,大城市的孩子們都由家長步行護送上學,在農村的校車是把孩子直接送到孩子自家的院子的。在北美,校車是享有特權的。當它們停在馬路邊,小學生們上下車時,駕駛員左側就會伸出一個很大的牌子,上面寫STOP。這時即使旁邊的路空著,不僅在校車后邊的車不能超越,如果路窄,對面的車也不能開過來。兩邊的車只能排著隊候在那里,等到孩子們魚貫下完車,校車重新行駛時才允許超車。 我在校車后面尾隨過多次。如果碰到孩子們毗鄰而住,校車可能幾百米停一次,那時遠看前面空曠的路卻不能超越,跟在后面蝸牛似的行進,只能嘆息自己的運氣不好。但規定就是規定,在被堵住的長長車隊中,我從沒見過一個為此不滿鳴笛的,更沒有等不及超車的。 在多倫多這個北美的大城市里,孩子們放學時,警察會守在學校附近的路口,等孩子們像羊群般穿越馬路,才將兩邊的車輛放行,而不管是否紅燈還是綠燈,因為孩子就是紅燈!我理解這是一個弱者先行的原則,孩子們是弱者,應該予以保護,所以讓他們先過馬路。如果是殘疾人或盲人,過馬路時車輛也會停下來,這是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的標志。 < 自然界中強者優先,動物是弱肉強食的,以強權維持秩序。而在文明社會里人類則是弱者優先,以公正、道德和紀律維持秩序。這可能是人類進化和動物進化的一個根本性區別吧。 行人優先 在巴黎或西歐任何一個國家,即便有人違章穿越車行道、既沒有看紅燈又不走斑馬線的話,駕車者也會停下來。而在北京,駕車者會設法繞著過去,他們甚至可能加速,以便趕在行人前面?傊谝恍┤说囊庾R里,如果行人違規他就可以不讓行。于是人車爭路成了北京一個司空見慣的事,行人得冒著被撞傷的危險勇敢地擋在車前,才能比車先過馬路。 < 中國的行車規定雖然源自于歐美,卻在一個很重要的規則上采用了北美而不是歐洲的方式:那就是紅燈前,汽車可以右拐。北美的大部分地區里實行的是這樣的規則,但那里的車雖多,人流沒有中國多,所以這個規定顯得很實用,它分流了一些右行的車輛。在這一點上,北京的司機養成了一個壞毛病,到路口右轉彎時就會加速,而在北美,所有駕駛者在右轉彎時都會減速行駛。至于西歐國家,絕大部分是紅燈禁行的,任何車輛都得停在那里,右拐就是闖紅燈。我們的交通規則的藍本總體上似乎以歐洲為主,但是在這一關鍵點上卻采用了北美的方式。紅燈準許右拐雖然分流了一些車輛,卻阻礙了大量行人。由于北京的車越來越多,許多路口右拐的車輛幾乎不間斷,行人根本無法從容的穿越馬路。在南三環趙公口這樣擁擠的路口,紅燈可以右拐這個弊端顯露無疑。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這里的來往車輛并不比別的路口多很多,但是因為行人多加上橋下拐彎的標志不合理,即使不是高峰時段也天天堵車。我經?吹骄旌蛥f管徒勞地在那里指揮,秩序卻依然混亂。經常是過幾個人,便有一兩輛車搶過,然后再過幾個人,再搶過一兩輛車。人車是以最慢的方式同行的,所以總是堵車。事實上,行人如果不擋在右拐的汽車前面,逼的汽車只好停下時,他就永遠都過不了馬路。如果改掉這個規則,紅燈禁止右行,至少行人可以安全地走過馬路。 在亮馬橋橋下三環路上,過馬路則要冒要著生命危險。在那里,一個綠燈是過不去的,一般要等兩個綠燈,以便分別過三環路兩邊的輔路。即使分兩次,每次過路口時我都膽戰心驚,因為右行的車幾乎不斷,它們大部分都沒有紅燈前減速的意識,仍是呼嘯著沖過來,企圖在行人的間隙中右轉彎,搶先過去。北京的車輛之多已經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在一個普通的路口,車流一輛接一輛,居然不間斷,幾乎天天如此。我去過那么多國家的大城市,沒有見到這種情景。 在這個意義上講,像在西方國家那樣紳士風度般地等待車過去,沒危險時再穿馬路是件不可能的事,你只能看著洶涌的洪流,一浪接一浪,站在那里望車興嘆。 尊重生命 北京的東二環路曾經出過一個惡性的交通事故。一個根本不懂交通規則的外地來京打工女子只是想超近路,在橫穿這條全封閉的快速路時,被高速行駛的汽車撞的當場身亡。這個事故后來怎么判的,我沒有見到報道。但是幾天后我在出租車上和一個司機談起此事,那司機對這事的解釋有相當的代表性。他說只能開過去撞死她,因為二環路是不允許行人橫穿的。司機沒有錯,即使他有時間急剎車,汽車也會因慣性打橫,反而要負其它車被撞壞的責任。 看我聽得目瞪口呆,那司機解釋到,這種情況下撞死人司機沒有責任,也無須賠償,但是急剎車導致連環車禍,司機則要負第三者險,對其它撞壞的車有連帶責任。所以換了他,也會直沖著人開過去,損失一個人避免損失其它車。 車的價值高于人的價值,所以寧撞不躲。那次聽得我真是不寒而栗。 在北京,汽車尊重行人的例子也有,但我只是在北大校園里看到過。 那次我是坐在北大一個著名教授的車里,我發現一進校園車速變緩。司機沒有試圖超越前面的學生,因為教授告訴司機讓學生先走,因為是他而不是學生坐在車里。這讓我想起來每次進這座校園都看不到疾駛的車輛,也沒有聽到過急剎車聲,鳴笛聲似乎也很少聽到,而這個校園里行駛的私家車中是很有些達官顯貴和著名學者的。究竟是這個中國學界的圣殿讓這些人徒生敬意,還是這些人本身就有很高的修養呢?為什么環境不同行為也不同了呢?反正那里的莘莘學子在校園穿行中是自由的,如同那里的學術空氣一樣。而他們都來自全國各地,甚至農村的窮鄉僻壤,原本和那些農民工沒什么兩樣。但是他們依然有禮貌,就是說人是可以改變的。 北京的交通不是不能改善,重要的是政府要教育行人和車輛遵守交通規則。尤其要制訂出優先的秩序,如果是強者優先,這個城市就會被沖動和野蠻所困擾。如果是弱者優先,這個社會就會恢復秩序。北京應該有足夠的物質和財力資源做到這一點。政府對違規的駕車者要加大懲罰力度,罰得他們不厭其煩。而對于行人則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教育,即使他們有優先權,也不能橫穿車行道。 人們應該知道,在一個既有汽車、自行車又有行人的路上,強弱的次序是這樣排列的:汽車有裝甲般的金屬殼又有速度,所以最強;自行車次之,因為裝甲和速度都比較差;只有行人是以血肉之軀,既無裝甲又無速度,所以最弱。這時候的讓行秩序應該是:汽車讓自行車,自行車讓行人,只有后兩者時也是行人優先。 實際上,無論在哪里,行人都應該比車輛有優先權。因為對機動或非機動車輛來說,行人永遠是弱者,而生命的權力永遠大于財富的權力,大于任何物質形態的權力,并大于權力本身。只有在尊重生命權力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其它的排列組合。在這個意義上講,在公路上行人的優先權毋庸置疑。行人就是紅燈! (作者單位:中信國際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