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效應比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5日 13:15 《經濟導刊》 | |||||||||
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兩種不同途徑。在“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張,如何利用對外直接投資促進出口發展成為政府和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借鑒日本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出口的成功經驗,中國企業應該首先把對外直接投資作為規避貿易摩擦的一種可替代性選擇;把在國內逐漸失去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作為
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出口創造型 戰后日本制定了“貿易立國”戰略,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地域狹小、自然資源貧乏的特性使得日本加工貿易的發展嚴重依賴于進口資源。但是被動性的資源進口不能保障供給的穩定性,并且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單純依靠資源進口已遠遠不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海外直接投資適應了這一需求而逐步發展起來。這一階段日本的海外投資主要流向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經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長,日本進入了貿易大國行列,出口規模龐大,對海外市場的依賴性不斷增強,開拓海外市場已成為日本出口貿易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市場尋求型的海外投資成為這一時期海外投資的主要類型,這一階段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從發展中國家轉向市場容量較大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日本海外投資的另一個原因是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貿易摩擦只涉及個別商品,但到了1980年代后,它已經發展到汽車、電子、精密儀器等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日本經濟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這既可以越過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又可以開拓海外市場。 1980年代中期以后,日元升值為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飛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972—1973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年平均為26.6億美元,到1984年突破100億美元,1987年達到了333.64億美元。效率尋求型海外直接投資成為日本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重要類型,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的制造業,特別是電氣機械和運輸設備業,已經建立起了全球一體化生產體系。而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對外貿易失去了價格優勢,國際競爭能力下降,出口萎縮。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效應 出口服務效應。日本的海外投資是從貿易發展的需求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在1985年以前的海外直接投資都是擴大出口戰略的補充。為了避免與歐美各國的貿易摩擦,日本在東亞建立了對歐美市場“迂回出口”的生產基地,以保持或增加對歐美市場的出口。服務業是日本海外投資的重要拉動力,服務業海外投資主要包括一般貿易公司、銀行、保險公司、不動產、運輸和商業服務等,即使在1985年日本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之后,商業服務業的FDI仍然占有與制造業相當的比重。 出口替代效應。據統計,在日資海外生產企業中,產品銷往第三國的企業占21%,就地銷售的占64%,返銷日本的僅占15%,即日本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以國際生產代替了出口,發揮了85%的貿易效應。但是應該看到,日本海外生產企業替代的是日本失去比較優勢產業的生產及其出口,這一替代效應使得母公司將更多的資源用于具有比較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有助于日本出口競爭力的長遠提高。 出口創造效應。日本海外生產的擴大帶動了母國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出口。海外生產所用的多數零部件都從日本進口,1995年,在日本出口增長的36億美元中,有31億美元來自于此;在國外市場銷售增加的148億美元中,日本本國的出口僅為36億美元,其余部分都來自于從日本進口零部件的海外子公司的銷售網絡。從日本海外生產企業原材料的源地看,從日本采購的企業占44%,從第三國采購的企業占13%,從當地采購的企業占43%,由此可見,日本的海外生產企業發揮了44%的出口促進作用。 確保出口市場份額。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遵循小島清所提出的“邊際產業擴張論”,即對外直接投資先從本國處于或者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開始。這些比較劣勢產業在海外的生產對于維持日本原有的海外市場份額具有重要意義。在日本的一些傳統行業中,如食品、紡織和高檔服裝等行業,海外子公司是日本這些行業海外市場份額的主要來源。日本紡織和高檔服裝的出口在1970年占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的12%,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但到了1977年,這一份額下降到7.5%,到了1986年,跌到2%,日本完全失去了在這一行業中的比較優勢,進而日本的海外子公司接管了日本的部分海外市場份額。1977年海外子公司供應的海外市場超過了母公司,到1986年,海外子公司供應的市場是母公司的兩倍。因此,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幫助維持了日本一些失去比較優勢行業的海外市場份額,如果日本僅依賴母國公司出口則它們就失去了這些份額。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效應 截至2003年,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334億美元,相當于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0.48%。境外企業分布從最初的臨近國家和地區擴散到了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在美國、日本、德國以及香港的聚集程度最高,這些地區集中了境外企業的41%。對外投資的領域也從最初的只投資于與貿易有關的服務業,逐步擴展到制造業、采礦業、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業、技術開發、金融、房地產等行業,200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采礦業占48%,制造業占21%,批發零售業占13%,商業服務業占10%。 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取得了長足發展,并且在“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將持續快速發展。 中國出口商采取從出口向對外直接投資轉換的策略歸納起來有三種情形(見表1):第一種,在有相當貿易順差的國外市場上(如美國),貿易摩擦嚴重,FDI日益成為供給那些市場的替代性工具,對當地分銷網絡的購買是這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種,國內需求的疲軟和某些工業行業(如機械和電器行業)的過度競爭促使企業到國外去謀求發展。這些企業包括康佳、長虹等電視生產商以及海爾、美的等家用電器制造商。第三種,逃避發達國家的出口貿易配額促使一部分中國企業投資國外。例如一些紡織品企業在柬埔寨投資,以利用其無配額規定來向美國和歐盟出口,光大進出口公司在柬埔寨投資是因為“美國和歐盟成員對于從柬埔寨進口的多數紡織品沒有配額限制”。其他一些紡織品公司投資于非洲以利用東道國國家的配額優勢。盡管出口商對國外的投資會對母公司的出口有一定替代作用,但國外投資對機器設備、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出口帶動作用支持了出口,也擴大了市場份額。 其次,從境外企業行業分布看,我國對外投資主體主要有服務貿易型、資源開發型、生產加工型等,2003年中國境外企業中服務貿易型占18%、生產加工型占27%、資源開發型占10%。服務貿易型企業的動機與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擴大出口服務的,無疑會帶動出口的擴大;資源開發型企業進口的資源都是相對我國來說成本較低的資源,并且能夠帶動機器設備、制成品(如鋼材)、技術、勞務的出口,雖然會帶來一定的進口貿易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對我國出口貿易還是起到了促進作用;生產加工型企業又包括諸多行業,如機械行業的海外投資企業由于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國內的零部件,在初期設備投資之后,后期對零部件的需求是持續的,因此,機械行業的投資對我國出口的帶動作用是長期持續的。特別是大型家用電器這種典型的加工組裝產品,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家電行業投資帶動出口的系數比其他產業高20~30倍;為規避出口配額限制的紡織品行業的對外投資對我國的出口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享有免配額、免關稅的國家投資,則可以大大促進我國產品的出口或者向第三國的出口。 不同類型的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的影響不同。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以垂直型為主。根據跨國公司內部一體化的方向,可以將對外直接投資分為垂直型和水平型。一般來說,水平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主要體現為替代關系,而垂直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主要體現為互補關系。水平型對外直接投資是指一國企業將生產資本輸出到另一國,在投資所在國設立子公司,根據當地情況從事某種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等全部經營活動。垂直型對外直接投資是指一國投資者為了在生產的不同階段實現專業化而將生產資本直接輸出到另一國建立企業的投資活動。這種投資方式在資源的開采、提煉、加工和制成品制作過程中使用較多,或者是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某些生產階段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或地區進行。目前我國對外投資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業和制造加工業,根據商務部統計, 2003年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的48%集中在采礦業,21%集中在制造業。可以看出,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垂直型的對外直接投資。在垂直型對外直接投資條件下,可能導致較高水平的原材料貿易和中介投入,對產品出口具有較強的促進效應。 中國在利用對外直接投資中進一步推動出口貿易 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迅速發展,對出口的帶動效應初步顯現。為了更好地發揮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補充效應,借鑒日本經驗,我國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發展: 大力發展規避貿易壁壘型對外直接投資。日本企業從向美國出口打字機、彩電、汽車和半導體等產品,轉移到直接到美國去投資設廠生產這些產品。1981~1991年間日本對美國和歐盟直接投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受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在出口貿易上正面臨嚴重的貿易摩擦,因此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在條件成熟、環境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東道國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從而繞開貿易壁壘,改變在出口貿易中的被動局面。 由于原來的貿易壁壘較高,直接投資替代的出口十分有限,相反,通過就地投資設廠,競爭優勢增強,品牌知名度擴大,不僅能夠鞏固原來的市場份額,而且能夠大大增加出口。例如TCL公司通過收購德國施耐德公司,直接在德國境內生產各種型號的彩電整機,利用原產地規則有效地規避貿易壁壘。但目前我國以繞開貿易壁壘為動機進行海外投資的企業比重比較低,企業在面臨貿易壁壘時還較少把直接投資作為一種替代方式,因此我國規避貿易壁壘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將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國際化經營的起點,維持出口市場份額。日本式海外生產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將本國沒有比較優勢或正在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首先轉移到海外。19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化工產業失去了比較優勢,在1977—1986年期間,母國化工產品的出口幾乎沒有增長,子公司起初并不重要,但從1986年起,子公司提供了化工產品海外銷售份額的2/3。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所有工業部門海外生產的份額都有所增長,但電氣機械部門增長最小,因為這一部門日本的比較優勢最大。我國的一些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如紡織、服裝、食品、家用電器等行業,生產能力已經嚴重過剩,在國內處于比較劣勢地位,但對于廣大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來說這些產業仍具有相對比較優勢,因此應該首先將我國的這些產業轉移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海外轉移,保持和擴大產業優勢,既有利于提升國內產業結構,又有利于維持失去比較優勢產業的海外市場份額,從而實現雙贏。 改善制造業對外投資結構。在我國制造業的對外投資中,有近一半投資于初級產品的生產加工。初級產品的生產附加值較低,對帶動相關行業的出口作用很小。而產品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如機械制造,由于其技術是與原材料、零部件等高度結合的,此種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具有明顯的出口創造效應。 在1980年代中后期日本制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中,機械部門占制造業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原材料加工的份額在總投資額中少于1/4。因此,我國企業應更多投資于后向關聯度強的行業,實行最終產品的國際生產,這樣更能有效帶動國內中間產品及初級產品的出口。對于附加值較低的原材料加工行業,如果將原材料進口到國內,進行深加工后再出口,則貿易創造效果會更好。 (作者單位為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