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小企業渴望大聯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5日 10:29 解放日報 | |||||||||
維護知識產權和方便產品交易 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的不僅僅是“高精尖”科技。市知識產權局最近委托東華大學管理學院對本市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進行了研究。昨天課題組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創意企業越來越多,有必要以行業協會等方式結成“大聯盟”,更有效地進行維權和作品交易。
維權成本高 無奈背轉身 近年來頻惹爭議的“網上下載”問題,是創意行業最頭痛問題之一。在該行業中列前幾位的侵權形式中,除了“盜版和非法下載”(26.3%)外,“剽竊抄襲”(65%)、“擅自復制”(53.8%)和“擅自使用”(32.5%)也是創意企業的心病。盡管有不少企業通過商標注冊、著作權保護等方式予以保護,但仍有二成企業對創意產品未采取任何形式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措施。 有“護身符”為何不用?維權成本太高是主要原因。以程序相對簡單的普通作品的著作權登記為例,也要平均花費5個月,專利權從申請到授權更是要經歷數年之久。另一方面,對盜版、仿冒的懲戒力度過輕,一般不超過5萬元的經濟懲罰;而對商業秘密侵權、網絡搜索引擎提供下載等尚缺乏統一的鑒定標準,也造成了法律上的真空地帶。 調查發現,滬上創意產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創作團隊在10人以下的占57.5%。它們的資金規模不可能很大,也不容許太長的資金周轉周期。如果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后仍看不到明顯的保護效果,企業就很難在權衡投入產出后主動尋求法律保護。 單兵作戰難 結盟促繁榮 據課題組負責人、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潘瑾博士介紹,在國外發展創意產業的成功經驗中,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尤為重要。日本有大量社會團體,如國際商標法研究會、不正當競爭研究會等,會員間經常就如何防范侵權進行交流;英國的行業協會還以發行彩票的方式,為中小企業的產品設計、法律保護提供資金支持。而上海除了版權保護協會、反盜版聯盟等五六家專業的保護組織外,與創意產業相關的行業協會總量不足,大多數企業還是“單兵作戰”。 “結盟”的真正目的,是加強交流、促進創意產業繁榮。從調查情況看,分別有61.2%和81.6%的企業和個人能夠接受他人“無償、非商業化使用其創意產品”;也有超過70%的企業愿意“使用他人作品、專利或商業秘密,并支付報酬”,或是“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潘瑾認為,知識產權保護的最終目的并非各自“死守”自己的作品、互相壟斷,而應在合理的交流使用中,發揮創意產品的社會價值。例如新加坡的公共交易平臺,將知識產權所有人、潛在購買者、銷售者和被許可方聚集在一起,促進創意產品的商品化,其經驗值得借鑒。 相關鏈接 “創意產業”的概念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英國首先提出,并被定義為“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開發和運用,具創造財富及就業潛力的產業”,主要涵蓋廣告、建筑、藝術品與古董、手工藝、設計、時裝、電影與錄像、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與計算機服務、電視與廣播等13個產業部門。 作者:本報記者 章迪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