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智慧大碰撞 讓財富無限延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3日 19:01 《時代信報》

  胡斯然/文

  “你們的影響力真是一次比一次大,來的全是高端人物,實在了不起!”11月19日下午5點半,重慶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何清,斜躺在龍湖西苑會所一張沙發上,用驚訝的口吻對記者說。

  此時,由本報舉辦的第二次財智沙龍已經結束,許多嘉賓仍然留在會場,不愿離去。場面依然喧嘩,他們在尋找一切潛在的商業機會,或者與自己久仰的嘉賓傾心交流。

  比起一個星期前在中央美地召開的第一場財智沙龍來,本次在龍湖西苑舉辦的財智沙龍,規模整整擴大了一倍——來自政府、學術界、金融界和企業界的嘉賓多達80余人。

  第一期沙龍的主題是“2006金融態勢和企業機會”,到達的人數和場面的火爆,同樣讓業界震驚。第二期的主題是“2006重慶經濟走勢和企業機會”,特別邀請了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廖元和、重慶大學經濟和管理學院院長劉星作為互動嘉賓,主持這場精彩對話的,是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胡偉清博士。

  智慧的充分交流會讓人熱血沸騰,資本和人才的流動會誕生難以估量的財富。“財智沙龍”舉辦兩期后,掀起的不僅是停留在會場上的波瀾,更多的,是催生的各種在會場外的無限延伸。

  “重慶并不是沒有學術人才,并不是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也并不是沒有氣壯山河、馳騁海內外的企業家,可就是沒有實現一種良好的資源整合,導致重慶的相對落后。”在場的嘉賓一致認為。

  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目前已經有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不速之客,“你們的沙龍確實能夠解決問題。吸引了這么多的民間融資機構、風險投資機構,這是我不請自到的原因。”來自沙坪壩的一位高新企業的老總說。

  本報財智沙龍還將在這種良好的互動氛圍中繼續。現在,讓我們一起分享智者與智者碰撞出來的真知灼見吧——

  廖元和縱論“十一五”規劃

  劉星擔憂四大因素制約重慶經濟發展

  2005年11月18日,本報舉辦第二期財智沙龍,重慶部分經濟界權威專家、企業負責人及金融界人士就一些經濟界關注的話題,與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廖元和、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劉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信報記者 黃光紅報道 張秀良攝影

  廖元和:重慶會成為西部交通樞紐中心

  重慶將形成八條鐵路樞紐,這在西部地區并不多見。包括現在的成渝鐵路;成都-重慶-遂寧的快速鐵路;襄渝鐵路;重慶-貴陽鐵路;萬州到達州鐵路;明年就能貫通的渝懷鐵路;正在建設的萬州到宜昌鐵路及“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的蘭州到重慶的鐵路。同時,萬州到宜昌鐵路通了后,從湖北利川到涪陵,從上海經過武漢到重慶、成都的沿江大動脈鐵路也有可能會貫通。

  不僅如此,重慶到貴陽、昆明的

高速公路也將在不久開通。上海到成都、西安到北海兩條經過重慶的高速公路也有可能在“十一五”期間開通。加上重慶的管道運輸、空運、水運,重慶將具備五種交通方式,交通優勢在西部顯而易見。

  廖元和:“十一五”期間企業機遇更多

  “十一五”期間,重慶經濟發展速度比現在更快一些。從國家層面講,“十一五”期間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東部加快,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這四大版塊涵蓋了整個中國。國家發改革委提出“十一五”期間有可能重點建設成渝經濟區等四個經濟區,而重慶剛好處于中國重點推進的成渝經濟區中,可享有國家的推動力。

  另一方面,由于現代交通和流通是伴隨在一起的,當重慶形成西部交通樞紐后,就會出現生產要素向重慶積聚的現象。以前重慶和沿海差距比較大,主要是因為物流成本非常高。一旦重慶沿江鐵路和公路修通后,到沿海城市時間可大大減少。不僅會帶來交通方便,也會帶來物流成本大幅度減少。加上投資環境改善和對外開放的發展,“十一五”期間,重慶發展速度會加快。“而重慶發展速度的加快,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劉星:2006年,能源瓶頸會影響重慶經濟

  “經濟發展與能源有很大關系,而國際

石油價格上年漲趨勢比較明顯。近幾年汽油價格幾乎翻了一番。明年電力供應總體也會趨緊,這將對企業發展不利。”他說。

  企業自身的一些缺陷同樣會對其發展不利。從規模、數量上,重慶企業發展還可以,不過結構上卻有問題。雖然有一些企業搞技術創新,但總體上缺乏沒有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企業不能長期可持續發展,會給企業經營成本加大壓力。這也是國內企業的通病。

  此外,人才素質比較差,管理體制與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距較遠,也是制約重慶企業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目前重慶上市公司整體經營狀況不好就最具有代表性。

  廖元和:三峽庫區發展的關鍵,是培養一代技工技農

  重慶是一個農村人口占了很大比例的城市,按照45%的城市化率計算,重慶的農村人口也還有1700多萬。目前,重慶農村人均土地只有一畝。從建設現代農業的角度,一個農業勞動力至少可擁有5畝左右土地。要由人均一畝變為人均5畝,至少還有四分之三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而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關鍵,是要提高農民的素質。

  怎樣提高農民素質?一是加快職業教育;一是建立信息化平臺。如果有了信息化平臺,農民就可以從中知道國內外的供求、價格,農作物栽培技術,土壤、氣候、PH值等,從而能自主地發展種植業等,就可以使三峽庫區成為沿海地區綠色產品供應基地。

  大量輸出勞動力就不可取。目前我們輸出的是簡單勞動力。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全國現在有許多保姆,但一般只會做飯、洗衣、帶小孩。如果有公司對保姆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打針、護理,保姆就不是簡單的勞動力,而是具有護理、家政技能,又能教小孩的技工。

  城市化進程離不開產業化,城市發展趨勢是第二第三產業。我們第三產業不發達,就在于勞動力素質差。在WTO體制下,資金、技術可以轉移,唯獨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我們最缺的就是人才,特別是對重慶來講,培養一代技工技農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

  劉星:企業不應一味埋怨政府

  某企業負責人抱怨,重慶的政策越來越差,

出口退稅率一降再降,目前僅為7.5%,導致進出口企業經營非常困難。某銀行市場部人士也稱,由于出口退稅率低導致進出口企業經營困難,給進出口企業融資的銀行也感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劉星認為,出口退稅減少并不只是重慶獨有的現象,在全國范圍內都存在。一方面,這與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大有一定關系。另一方面,也與WTO某些條款的要求有關。但不管怎樣,出口退稅只是政府對企業的一種優惠政策,進出口企業不能把企業的經營收入全寄托在此方面,也不能把經營的困難歸結為出口退稅的減少。

  廖元和則表示,出口退稅的調整是由于國際大背景(比如貿易摩擦等)造成的,適應了WTO的需要,有助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業結構。企業應主動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產品競爭力,而不要總是埋怨出口退稅越來越少。否則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差。

  廖元和:重慶與成都應互補

  “重慶與成都誰是西部龍頭老大?”論壇上,有人提出了這一重慶成都兩地市民頗為關注的話題。

  廖元和認為這種爭論沒有實際意義。他說,重慶、成都近幾年的經濟和城市發展都不錯。總體而言,兩大城市各有千秋。重慶工業基礎好,第三產業某些方面比成都發展快,發展潛力巨大;而成都的商貿服務農業發展則比重慶快一些。但與沿海城市相比,重慶成都的差距卻較大,因此兩地都不能驕傲,更不應該把精力放在互相爭斗和比誰是西部第一上。

  在廖元和看來,成渝經濟帶的城市密集度遠比長江三角洲大,發展前景十分樂觀。重慶與成都合作遠比相互競爭帶來的利益大。所以,兩個城市應成為姊妹城市,聯合互補,共同進步,帶動成渝經濟區的發展。

  一些銀行人士在論壇中還問及在重慶與成都兩大城市中,誰最有可能成為西部金融中心。

  對此,廖元和認為,金融發展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未來,重慶、成都兩大城市誰的產業發展快,誰就最有可能成為西部金融中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