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產業調整讓云鶴鎮農民有了新身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3日 11:42 新華網 | |||||||||
新華網昆明11月23日電 (記者 王長山) 見到45歲的白族婦女董釗榮時,她正在自家的桑園中翻整土地,自己種植的3畝桑樹和養蠶今年收入就有5000多元,而在前幾年種植玉米時畝收入也就幾百元。 “我以前見到蠶蟲怕得不得了,而且也不相信這也能賺錢,現在我學會了養蠶,明年我還要多栽種幾千棵桑樹。” 董釗榮笑著說。
像董釗榮一樣,云南省鶴慶縣云鶴鎮大力進行特色農業產業調整,使大批群眾正從傳統的種植包谷、水稻等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轉變成為養蠶能手、養豬能手、銅器匠人、飯店老板,很多人擁有了“新身份”。 蠶桑村中的養蠶能手 走入云鶴鎮新生邑村龍馬邑自然村,房前屋后、公路兩旁栽種著大片桑樹,雖然已過了養蠶的季節,但是仍有許多村民在林中翻整土地,為明年的生產做準備。新生邑村村委會主任李楫告訴記者,這個村有170多戶,幾乎家家種蠶桑,戶戶搞養蠶,僅靠這項產業就為村民每人至少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 在新生邑村,目前蠶桑面積已接近800畝,一畝收入近2000元,和前幾年種玉米畝收入500元左右有了天壤之別,龍馬邑自然村就是一個蠶桑村,提起這些李楫非常自豪。 龍馬邑自然村位于鶴慶縣西山腳下,2001年起開始大面積種植蠶桑,而村民董桂芝是村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概是1991年,作為政府的扶持示范戶,我家率先種了3畝,這以前我也從不會養蠶,也害怕蠶蟲。” 董桂芝有些靦腆。可現在,她已成了村里的養蠶能手,有10畝蠶桑,去年家中僅養蠶收入就達2萬余元,還蓋起了2層的樓房。 近幾年,云鶴鎮政府為廣大蠶桑戶開辟了荒地,修了水渠,還定期派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培訓和指導。鎮長李鏡說,全鎮蠶桑面積已達1000多畝,約占總耕地面積的25%,去年生產鮮繭60噸,收購總值48萬元,蠶農戶均增收近千元。 銅器加工村中的農民工匠 自己費力拉動木制的大風箱,父親在紅紅的爐火前打制銅器的景象,雖然經歷40多年的歲月,可依然深深留在51歲的陳澤光腦海中。“我家世代傳承銅器加工手藝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我8歲開始和父親學藝,15歲就會制作銅茶壺等產品。”在堆滿準備發往外地的紫色銅水缸的院落中,陳澤光如數家珍。 現在,只要一有空,陳澤光就要在村中的銅器匠人家中走訪,了解產品的加工進度,盤算向外地發貨的數量,不時還指導一下村民的加工工藝,一身西服革履的他更像個商人。“雖然我家還有6畝耕地,可都借給別人種了。”在以銅器加工聞名的云鶴鎮秀邑村,農民出身的陳澤光已成為這里銅器外銷的“經紀人”。 陳澤光稱,目前村里的30多農戶成為自己的加工點,自己先到外地了解那里所需求的產品,然后回村做出樣品,并把生產任務按數量分給各農戶,按統一標準進行分散生產,再由自己收集起來統一銷售。“現在我們的產品有50多種,在西藏拉薩設有批發部,可以賣到印度、尼泊爾等國。近幾年每年產值不低于200萬元。” 陳澤光笑著說。 村支書李林紅說,全村有900多戶3000多人,可耕地一共才1900多畝,近年來利用村子有著幾百年銅器加工的傳統工藝,積極進行產業調整,把銅器加工逐步走向規模化。目前村中有140多戶300多位村民在進行銅器加工,秀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銅藝村,并正在積極向云南省申報民俗工藝之鄉。 城市中的農民生意人 在穿鶴慶縣城而過大理通往麗江的公路旁,一座三層樓高的酒店格外引人注目,店主是菜園村的農民宋林華。“記得剛從農村出來創業時,就一輛破自行車,想貸款5000元都沒人理,現在僅銀行支持我貸款就達200多萬元。” 宋林華笑著對記者說。 前幾年,和村中的許多農戶一樣,宋林華家一畝多的耕地在縣城城市建設中被征用,在政府的引導下他開始做生意。現在他的酒店有104張床位,還經營建材、生豬交易等行業,自己總資產已達1000多萬元。他成了菜園村眾多農民生意人中的代表。 菜園村黨總支書記楊文全介紹,村中現有耕地1000多畝,而人口達1300多戶4300多人,可謂嚴重的人多地少,利用位于縣城周圍的地理優勢,村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非公經濟,現在非公經濟占村中經濟收入的70%以上。 在縣城的飯店、市場等場所,可以經常看到菜園村農民忙碌的身影,村中70%以上的農戶在闖市場搞經營,參加到養殖、運輸、加工、銷售蔬菜等經營活動中。“傳統農業已成為輔助,農民靠搞多種經營收入大幅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5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700多元。” 楊文全說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