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邵芳卿 發自廈門
20日下午,蕭萬長欣慰地飛離廈門。
18日,廈門終于列為2006年兩岸春節包機飛航新點的消息傳來,蕭萬長開懷大笑。
與在閩臺商相比,蕭萬長的笑另有深遠意味。就在當日上午,他表示,“三通”是實現“兩岸共同市場”第一步驟的“起步、突破口”。
這是蕭萬長今年第三次入閩,18、19兩日,他以臺灣政治大學教授及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身份率54名EMBA學員到廈門大學EMBA中心作互動學術交流,并先后與閩港閩澳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人士、廈門民企代表和臺商代表座談,話題核心不離“兩岸共同市場”。
19日,蕭萬長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指出,從長遠看,兩岸共同市場建設必將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而福建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構想,可以作為試點內容加以考量,使兩岸共同市場開始“落到實處”。
“三通”直航是突破口
18日下午,在與廈門大學學者的交流座談會上,蕭萬長對建設兩岸共同市場的疑難點進行了解析。
蕭萬長指出,據統計,臺灣累計對大陸投資已占臺灣整體對外投資的2/3,在大陸的臺企達63500家,投資額將近400億美元。去年臺灣對大陸、港、澳貿易總額近830億美元,占臺灣對外貿易的25%。
蕭萬長說,在這種形勢下,大中華市場和大中華經濟圈正在成型。他解釋說,兩岸共同市場必須是一個包括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同盟以及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其核心概念是:一個大中華市場、兩岸雙贏和三步到位。
盡管蕭萬長表示,兩岸共同市場是一個“長期愿景”,需要長時間的共同努力,但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可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實現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第二步簽訂兩岸經貿互惠協定;最終實現關稅同盟和貨幣同盟。
而在他看來,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非常重要,“目前兩岸經濟整合完全是市場機能在推動,缺乏制度性規范和保障。”蕭萬長說。
“不正常化的最大例子就是兩岸沒有‘三通’直航,先把‘三通’搞起來。”蕭萬長進一步指出,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的“起點、突破口”就是“三通”直航。
“現在就可以開始按部就班地務實地掃除現有障礙。”他說,如果把作為直航“突破點”的“小三通”擴大到“中三通”和“大三通”,預計多達55%至60%的臺商將取道廈門轉至大陸。
“海西”可先行試點
蕭萬長對福建省提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他認為這可以作為兩岸共同市場的一個試點。
蕭萬長稱,“海峽西岸”已列入中共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意味著中央政策更明確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肯定和支持。兩岸可以抓住和利用這一機遇,進一步密切兩岸經貿關系,將其視為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的具體試點項目。
“大陸這么大的市場與臺灣結合,必須有一個交點,使共同市場建設落到實處,不致懸在空中。”蕭萬長對記者說。
當廈大金融系主任朱孟楠教授提出能否在福建或廈門建立兩岸金融合作實驗區時,蕭萬長表示認可,“這也是兩岸共同市場形成的一個突破,兩岸人民幣清算機制在廈門先行先試是可行的,建議用研究會形式提出兩岸都可接受的方案。”
兩岸共同市場從哪里切入有效?蕭萬長認為,“小三通”轉“中三通”是第一步,其次,金融可以開始起步,而旅游觀光、農業合作和制造業產業集聚等都有潛力可挖,當然,作為“最自然、最重要、最根本”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也要加強。
19日上午,蕭萬長一行與閩港閩澳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重要人士座談。該委員會副主任鄒爾均指出,福建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后,在“十一五”期間將集中投放巨額資金,促成最快發展,并給海峽東岸創造更多商機。該委員會正受命組建民間性質的閩臺經貿促進會以促進兩岸經貿發展。
鄒爾均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新的協會擬于2006年在福州設立。蕭萬長稱,這一協會成立對建立共同市場更有意義,他領導的基金會將作為臺灣方面的對接聯動單位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臺企可從中受益
在廈臺商顯然對兩岸共同市場表示盼望。
19日,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進忠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蕭萬長的構想“很務實,可行性高”,與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構“非常吻合”,以福建、廈門市為突破口,像春節包機一樣逐步推進,廈門可為很好的試點。
“廈門已經列入春節包機直航點,從港口上看,廈門至金門航線是目前兩岸客流量最大的航線,作為‘小三通’最佳港,廈門港達到‘中三通’基本可以做到。”吳進忠說,在廈臺商大多對未來充滿信心,“希望兩岸共同市場越快實現越好!”
蕭萬長表示,海峽西岸如需與東岸結合,兩岸的試點要先做起來,福建要開始談怎樣開始,要有更具體的政策和做法供討論后實行。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蕭萬長表示,他傾向于兩岸專家一起針對某些專題,找出共識作為具體項目推進。
對于有人希望臺灣解除“小三通”金門戶籍設限,蕭萬長認為意義重大。“如果取消戶籍限制,等于臺商都可以經由廈金航線來大陸,等于隱形的‘大三通’在廈門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