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反思中國外貿外爭內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5日 04:51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王羚 發自北京 龍永圖,這個曝光率極高的名字一再被提起,不僅因為他曾經是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也不僅因為他曾經位高權重,更因為他在各種言論充斥的環境下,能保持冷靜、理性的思考,能夠逆人流而動,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
理性看待外貿軟肋 21世紀首先目睹了中國外貿列車的高速疾馳。200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一萬億美元,增長率高達37%;中國今年前十個月的外貿進出口總值也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在外貿高歌猛進的同時,中國與各個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摩擦接踵而來,中國國際貿易環境開始惡化。 在一致對外的討伐聲中,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龍永圖清晰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貿易摩擦并非壞事,中國在指責別國的時候,要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在多個場合,龍永圖苦口婆心地指出,加入WTO后貿易摩擦增加是中國貿易量大、國際交流多、競爭力加強的必然結果,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也不能因此草率下結論說中國貿易環境惡化、中國產品出不去了。 龍永圖列舉,每年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對外摩擦只占整個對外貿易的一小部分,2003年這個比例是0.5%,2004年只有0.3%。 相反,他常常為中國企業的內訌、為“桌子底下的互相踢腳”、為企業的相互拆臺而憂心。 “過去說苛政猛于虎,現在是內斗猛于虎。”龍永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敢說,再過5年、20年,國際市場上任何人都打不倒我們,能打倒我們的就是自己。” 如果大家只是去從外部找原因,中國自己的軟肋會一直存在。龍永圖借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呼吁中國產業和企業清醒認識,加快產業升級,應對全球化挑戰。 功過任人評說 由于擔任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名字和入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國成功入世以后,有人把龍永圖稱作“功臣”,但也有人強調中國為入世作出太多讓步。今年以來,中國與歐美之間關于紡織品的貿易摩擦助長了后一種聲音。 中國為加入世貿在談判中接受了歐美提出的要求,即關于紡織品的242條款,歐美今年在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之后在借這一條款對中國紡織品進行了新的設限。中國紡織品海外受阻后,有人對于入世的相關條款頗有微詞。 10月份,在一片批評聲中,龍永圖直言不諱地說:“我既不是功臣,也不是賣國賊,只是代表中國做了一場談判。” 龍永圖思考的并不只是中國的利益,還有在全球化的環境中,中國如何與其他國家實現共贏。他不止一次地強調,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出口要顧及其他國家的利益,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龍永圖的聲音使高速發展的中國外貿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啟迪中國外貿向更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