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什么原因讓商業銀行不愿放棄“低門檻理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4日 07:25 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11月13日電(記者王炤坤)11月1日起生效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規定: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其他理財計劃和投資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應不低于上述起點金額。同時規定,商行承諾個人理財保證收益,要對顧客附加條件。這標志著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將告別“低門檻”,逐步走向更加安全的高門檻低風險理財。

  記者從山西省城各商業銀行了解到,盡管時間已經超過銀監會規定的最后期限,但是還有不少商業銀行仍然在搶發“低門檻理財”產品,久久不愿“高抬貴足”,尤其是股份制銀行熱情未減。

  個人理財:高低端客戶通吃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一些股份制銀行已經嗅出銀監會將提高“個人理財”門檻的意味。因此在今年頭10個月,山西省城的各商業銀行鉚足了力氣推出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認購金額普遍比銀監會新規定的門檻要低得多,如交行推出的外匯理財計劃數百美元就可以購買。另外,在人民幣理財產品方面,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申請委托金額最低只有1萬元。

  去年以來,由股份制銀行發起的“理財淘金熱”最終把國有商業銀行吸引起來,上演了一場“理財業務大賽”。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理財產品日益豐富,目前已在市場上推出了20多個品牌、上百種理財產品。短短一兩年的時間,我國個人客戶理財資金已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曾經就“個人理財”業務門檻太低蘊藏風險,向有關商業銀行發出提示,并通過新聞媒介向儲戶“吹風”,說明個人理財業務并非宣傳材料所言“高利穩賺”,提醒儲戶謹慎選擇。但這并未擋住商業銀行追逐這一業務的熱情。在太原市各大商業街道和主要廣場附近,若干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業務”廣告櫥窗一度構成耀眼的風景線。 而在太原市不少銀行,儲戶們一邁進銀行門地就會被“理財咨詢師”、“理財業務員”包圍。

  在繁榮的背后潛藏著風險和隱憂。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認為,商業銀行在產品定價和風險對沖方面,缺乏科學的定價機制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業務運作方式上,理財產品的銷售、管理、資金運用和會計核算等尚待進一步規范。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過程中出現了理財產品同質化、業務對象雷同、競爭秩序缺乏、產品層次不高等現象,成為銀行業新的風險隱患。

  抬高門檻:銀行喜憂參半

  把個人理財門檻強制性抬高,目的是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減少由此帶來的社會震蕩。同時引導銀行在改善資產結構、進行業務創新上下功夫,從而迎接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但“高門檻”也給銀行帶來短期的影響和沖擊。

  太原市的一家商業銀行透露,目前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中,投資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客戶只占30%,銀監會設定的“新門檻”將70%的客戶都將擋在門外。尤其對眾多區域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來說,抬高門檻無疑將其大部分中低收入的目標客戶群劃走,他們這兩年在客戶中建立的“理財專家”形象將受到影響。

  事實上,銀行不愿立即“低門檻理財”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愿意放棄通過個人理財服務爭取到的儲戶資源。而對點少線短的股份制銀行來說,爭奪中心城市的儲戶,全面開拓疆土“跑馬圈地”才是“低門檻理財”的深層動機。太原光大銀行一位長期從事理財營銷的女士說:“低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存款,高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或其它衍生產品,這是里外都賺的事情!”

  分析人士認為,在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以前,金融業的高端客戶不斷被保險、基金、證券、信托所蠶食,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對銀行的沖擊非常大。而受制于分業經營的現狀,風險和受益長期不對稱的商業銀行急需改善資產結構尋找效益增長點。個人理財無疑給商業銀行打通了一條“低風險、高收益”的路徑。所以從爭奪儲戶和優質客戶的角度講,國有商業銀行也不會袖手旁觀。以人民幣理財為開端,商業銀行開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組合,銀行從而既穩定了客戶,又獲得了較高的傭金收入。

  當然,面對資產管理這塊大

蛋糕,保險、基金、證券、信托等行業都在不遺余力推出理財產品以吸引客戶。這更使得一些商業銀行不愿輕易放棄“低門檻”。

  個人理財等于富人俱樂部?

  讓商業銀行不愿“高抬貴足”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低端客戶的需求和聲音”。也有人擔心商業銀行如果中專跨入高門檻,就讓中小投資者喪失了理財和投資的機會。銀行理財豈不成了富人的俱樂部?這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公平的。

  在銀行界長期演繹著一條“二八原則”,即20%的高端儲戶(客戶)占有銀行存款(或負債)的80%。另外80%的中低端客戶只占有剩余的80%存款(或負債)。個人理財提高門檻后,銀行將專注于為高端客戶設計出“個性化、差異化”的理財產品,提供優質的整體服務和附加服務。但低端客戶只能將與投資理財無緣,只能選擇儲蓄、購買

股票和債券。在太原市,就有中小客戶抱怨“銀行也是嫌貧愛富”。

  山西銀監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個人理財本來就是銀行對居民手中“閑錢”的專業化管理和投資服務,而且存在風險、不能自由流動。門檻太低加上不規范操作,會將低收入家庭的“急用錢”誤導進入市場,給客戶正常生活造成風險和損失。理財產品門檻逐步提高是大勢所趨,這是與人們收入增長情況相適應的。國外的個人理財門檻也有一個梯度放開的過程。

  這位人士展望,隨著國內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加快,一支熟悉金融、保險、稅務、法律、證券投資等知識的復合型專業理財隊伍建立,我國不同收入的家庭也會在不遠的將來享受到“理財規劃師”度身訂做的個性

理財方案,并逐步擴展為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