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調查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呈現弱化跡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1日 10:05 信息時報 | |||||||||
時報訊 (記者 袁峰) 昨日記者從央行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行的專題調查顯示,今年7月21日匯改對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的影響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升值對企業進出口的影響有限。 調查顯示,匯改對企業外幣資產、負債的影響不大,近50%的樣本企業事先采取了盡快結匯、提前收匯和預收貨款等防范措施。7月末,被調查的樣本企業因為2%的匯率升值而導
但調查也顯示,企業通過使用外匯金融工具管理外匯風險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使用了遠期結匯的企業占41.7%,使用遠期售匯的企業占19.8%,而使用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產品的企業較少。規模較大的企業對各種金融工具的了解和使用明顯超過進出口規模較小的企業。對居民而言,人民幣升值增加了人民幣資產的對外購買力,居民總體受益。另外,86%的銀行家認為本次改革的時機選擇較成熟;對于2%的初始匯率調整幅度,77.6%的銀行家認為幅度適中,16.7%的銀行家認為幅度偏低。 央行稱,三大因素表明人民幣升值預期初步呈現弱化跡象。一是境內人民幣遠期市場和境外無本金交割人民幣遠期外匯合約(NDF)價格向按照以利率平價計算的遠期匯率水平收斂;二是銀行柜臺遠期結售匯簽約由凈結匯轉變為凈售匯,8月份銀行柜臺遠期凈售匯簽約8.37億美元,9月份進一步擴大至12.36億美元;三是外匯流入速度有所減緩,外匯儲備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央行提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可能對市場主體的外匯風險管理帶來巨大挑戰。增強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成為當務之急。金融機構也面臨著發展外匯產品、提供相關咨詢服務的良好機遇,應積極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利用外匯市場衍生產品積極管理外匯風險,開拓業務,提高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