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商務部國際貿易與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
本報記者 王羚 發自北京
在中國,FDI(外商直接投資)總是能引起一種復雜的情愫,有鼓勵,有期待,也有質疑和擔憂。在2003年突破500億美元、2004年突破600億美元之后,FDI在今年4月份進入一個低
谷,而9月份又出現回升現象。它的攀高或走低,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作為一個重要的推動力量,FDI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經歷了最初的激情之后,人們開始理性地思考FDI于中國經濟的意義。“十一五”期間,當一個更加廣闊的宏圖展開時,FDI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又會迎來怎樣一個前景呢?《第一財經日報》就此專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與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
《第一財經日報》:不久前公布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在談到吸引外資時特別強調,要加強對外資的區域投向引導,您對目前外資投入區域的現狀有何評價?
金伯生:現在中國吸引外資在區域上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東高西低。東部地區吸引外資數量超過總量的80%,中西部地區加起來也只有15%左右。尤其是西部地區,在吸引外資方面沒有明顯的發展,甚至在占比上還有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東部在吸引外資方面發展較快,這個基數增加很快,所以雖然西部這兩年吸引外資也在增長,但單年占比和總量占比相比還是略有下降,從4%下降到3%左右。事實上,商務部已經出臺一些鼓勵外資向中西部投入的政策,比如出臺了一個中西部地區優勢產業指導目錄。但我覺得這些措施的力度還不夠。“十一五”期間吸引外資要充分考慮到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出臺一些鼓勵外資向中西部投入的政策,加大傾斜的力度。
《第一財經日報》:對于FDI,中國一直是鼓勵的政策,但最近也有些人就中國吸引外資出現的負面現象發出質疑。“十一五”期間,曾經令人擔憂的問題會得到解決嗎?
金伯生:我想首先應該肯定,FDI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政府也一直堅持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但在吸引外資過程中,的確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不重視環境保護、引進的多是附加值較低的產業、對勞工的保護不夠重視、吸收和消化引進技術方面也做得不夠等等。這些問題在“十一五”期間會得到更多的重視,會加以改善。
中國已經過了單純追求外資數量的年代,現在更多的是應該提高吸收外資的質量。這就是說,不能撿到籃子里就是菜,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的產業和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打個比方,吸引外資也要“凈菜上架”,不能帶著泥土和爛葉子一起來,如果你引進的時候不規劃好,將來留下的爛攤子還得自己來收拾。
對這個問題也要客觀地看,不能走極端。有些地方提出一個口號,“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我覺得這也沒有必要。只要規劃得到位,引導得到位,我們就能夠做到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4月份開始,中國的FDI大幅度下降,有人評論說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已經不再。您認為,“十一五”期間,中國的FDI會出現什么樣的發展狀況?
金伯生:中國吸收外資總體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勢頭不錯。雖然今年四五月份出現回落,這也是在一個很高基數上的回落。2000年時我曾經預測“十五”期間吸收外資平均每年達到500億美元。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預測還是比較靠譜的。據我個人估計,今年的FDI不會出現負增長。如果和去年持平,達到606億美元或者略高些,那么五年的FDI平均數是550億美元,和我估計的數字接近。
至于“十一五”期間的FDI,由于今年出現了一個回落的情況,就不太好預測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分析,中國的FDI還會有一個更大規模的增長。因為中國吸引外資良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而且是越來越好,中國對于外資來說,依然是個有很大吸引力的國家。插圖/蘇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