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新農村建設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專家理解各不相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01:02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王擎

  “今天,維護農民的利益就是維護國家的利益。”在日前舉行的“新農村建設:實踐反思與展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漱蘭語重心長地說。

  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央高度重視的問題。在“十一五”規劃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被正式寫入,這是“十一五”規劃在農村發展方面的重點內容,成為新階段要解決的一個重大歷史問題。

  但是,新農村運動到底應該怎么進行?啟動新農村運動的目的到底是為了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還是為了拉動內需?新農村運動的內核究竟是什么?

  增收還是節支

  北大經濟學教授林毅夫一直是“新農村運動”的鼓吹者,他建議國家盡快啟動農村市場,以防

通貨緊縮。而啟動農村市場的關鍵是盡快提高農民收入,刺激農民消費。

  但是,農民增收的空間還有多大?

  “在未來的一個特定時期內,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還不可能馬上縮小。”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判斷。

  的確,由于農村人口基數過于龐大等多種因素,無論從事農業還是外出務工,農民獲得收入的增長空間都十分有限,因此在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相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收入不能同速增長,農民相對收入水平還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而且,國家財政也沒有能力通過轉移支付來保證數量龐大的農民群體可以有較快的收入增長。

  “在未來五十年,農民經濟方面增加收入的渠道不多。但是,如何在經濟上再造農民福利,對于決定農民對現代化的態度和未來五十年農民會如何行動,十分關鍵。我認為,新農村建設的思路應該轉向節支。”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分析說。

  所謂節支,就是通過廉價有效地供給公共產品的路子,減少農民生活中的支出。

  比如,為農民提供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水、電、路設施;通過國家教育與鄉村教育的結合,大大降低農民子女及農民全體的教育成本;為農民提供實用而不奢華的消費方式。特別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金,有效地支持農民實用的消費,而杜絕奢華的消費行為,減少在諸如建房、穿衣、購買耐用消費品等方面的炫耀性及競爭性消費。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要建設一種‘低消費、高福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活方式。”賀雪峰說。

  所謂“低消費”,就是講求節儉,鼓勵“新三年舊三年”,反對鋪張浪費,尤其反對以金錢來衡量人生價值的生活方式。所謂“高福利”,就是人們感到生活滿意,有意義,有體面和尊嚴的生活方式。“低消費、高福利”的典型,如以擴大村莊內的公共交往,讓村莊成為村民自己生活的舞臺,讓村民在自己生活的舞臺上表演生活中的悲喜劇,并因此體味人生的價值。讓村民在相互交往中體味人生,不只是外在的經濟收入而且有村莊內部的評價。村民不是在家中獨自觀看電視上小資們不知所云的調情,而且在生活中,在相互交往中,在公共空間中,體味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就是將村莊建設成為一個文化生產場所,從而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多予還是放活

  對農業的改革是近年來改革的重頭戲。中央從2003年開始對農村稅費進行改革,直至完全取消農業稅,國家不僅不再向農民收取農業稅費,而且給種糧農民以種子和糧食補貼。

  不僅如此,不少專家提出,調整城鄉利益分配格局的核心,就是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從而建立工業反哺農業的支持機制。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公共財政要大力向農村傾斜。

  多予少取,成為制訂農業政策的一條主思路。

  “農業新政,在現實條件下應該是多予、少取、放活,還是放活、少取、多予?”程漱蘭問。

  “在目前狀況下,多予政策,就意味著會有利益集團從財政中會分得更多的銀子。”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告訴記者。

  在溫鐵軍看來,在現有的條塊分割的體制下,“多予”政策往往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當“多予”政策出臺后,由財政安排資金,一批系統、地方就會從中瓜分本應是農民的錢。而“少取”則意味著會改變大家分財政盤子的利益趨向,才會讓農民真正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只有“放活”后,農村中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充分發育后,“多予”政策才會擁有載體,資金的投入也能有的放矢。否則,如果沒有形成一套制度對接的機制,再多的資金投入也是白投。

  “只有當少取、放活的措施已經窮盡的時候,再考慮多予。”程漱蘭說。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有文章可做。但是方向不對,文章就會做錯。”賀雪峰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說。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8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