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維 發自重慶
重慶市一些工業園區在經歷了2004年的快速發展后,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部分地方政府用來操作工業園區的公司背上巨額債務。
目前該市相關機構已經開始尋找解決辦法。
工業園困局
25日,重慶江津市德感工業園區辦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該工業園區不存在倒虧現象,他們在出讓土地時的指導思路是“立足于不虧”,但是,這個“不虧”要看如何算賬。
此前,該工業園區負責人稱,當地政府投入江津德感工業園區的前期啟動資金僅3000萬元,但靠借支開辦和低于成本價出讓工業用地,目前該園區開發企業已負債上億元。
這并不是個別現象,重慶市巴南區花溪工業園區也出現巨額負債。巴南區花溪工業園區辦公室主任介紹說,當地政府前期的投入啟動資金也只有3000萬元,目前僅借款投入已達1.1億元以上。
地方政府用來操作工業園區的公司為何會負債累累?
其原因在于低成本招商。南岸區茶園新城區管委會副主任劉風稱:“目前重慶市市區工業園區用地成本價平均為25萬~28萬元/畝,但各個園區在出讓的時候,價格最高僅為15萬元/畝,很多地方6萬元/畝,平均出讓一畝工業用地,凈虧損達到12萬元。”
工業用地低價出讓使工業園區在開發和發展中不堪重負,陷入了“工業項目引進越多,虧損反而越多”的怪圈。
土地價格血拼
2002年左右,重慶提出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并把它當作是實現重慶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這一宏偉目標的必由之路。重慶計劃到2010年,共計建設60個左右、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特色工業園區。
但是這一計劃實際上被各區縣甚至鄉鎮“放大”。2004年2月,重慶市配合國務院聯合檢查組清理出各類開發區176個,規劃占地675.04平方公里,實際征用土地面積達142.86平方公里,撤銷了無項目、無投資的“空心”園區126個,核減規劃面積369.4平方公里。
目前重慶市共有30個特色工業園區,但是這些“活下來”的工業園區之間也因投資資源不夠而出現惡性競爭。
“招商招商,地價不低全泡湯。”突然出現的大量工業園區產生了空前的招商需求,巨大的招商壓力迫使一些園區開始大幅度降低土地價格,或通過高額“返還”土地出讓金中本級財政留成部分來吸引投資者。當然還有其他招數,如“對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可贈送10畝土地”等措施。
重慶市各縣區之間利用土地殺價互挖墻腳的現象非常普遍,如重慶萬州區曾引進一家藥業公司,地價是10萬元一畝,但是重慶墊江縣以4萬元一畝的地價,把該企業“劫”走,帶走了4000萬元投資。
悖論:嚴重缺地?
一邊是低價出讓,另一邊卻是大量工業園區無地可用。
江津市德感工業園區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稱,目前該園區的用地比較緊張,“用地要等到半年后”。
據重慶市經委和中小企業局統計,該市30個特色工業園區已入駐工業企業1515戶,但是從2004年以來,重慶市30個工業園區都在喊土地吃緊,“主城區工業園區已沒有一寸工業用地,想進入工業園區的工業項目只有望地興嘆。”
目前,九龍坡區的九龍鎮,已經沒有一畝存量土地,引不進企業,已有的企業發展空間受限,企業無法擴張,只有另找出路。重慶市沙坪壩、榮昌、合川、江津、秀山、酉陽等區縣在2004年已經表示無地可用。
如何解決難題?目前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發改委等初步確定重慶市急需建設的重要項目用地共8006公頃。不過,該計劃目前還未得到批準。
此外,重慶市經委已會同重慶市土房局,計劃制定《重慶市工業園區招商引資項目用地暫行辦法》,嚴格按投資強度、產出強度、容積率等多項指標實行項目供地,其中,主城區的園區產出強度要達到60億元/平方公里,渝西經濟走廊的園區達到40億元/平方公里,三峽庫區的園區將達到30億元/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