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部委專題--發改委 > 正文
 

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效益水平繼續提高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6日 18:10 發改委網站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較快增長,效益繼續提高,產銷銜接保持較好水平。但同時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經濟效益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值得高度重視。

  一、上半年工業經濟效益的基本情況

  上半年,工業實現效益情況表現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繼續提高,但增幅回落

  上半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9.94,比去年同期提高9.78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指標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266億元,同比增長19.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二)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較快

  虧損企業虧損額1075億元,同比上升59.3%,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7.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36.5%)提高22.8個百分點,為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

  (三)兩項資金占用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位

  6月末,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資金、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1549億元和24186億元,同比增長19.5%和15.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4和3.4個百分點。

  (四) 工業行業之間效益水平明顯分化

  今年以來,主要工業行業持續兩年利潤全面增長的格局被打破,效益出現明顯分化。

  從行業利潤的變化看,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利潤繼續快速增長的行業。煤炭、有色、冶金、石化(含石油石化、化工)行業上半年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5.6%、54.5%、39.8%和37.2%,這四個行業利潤合計3005億元,占全國工業利潤總額的48%,合計新增利潤占全國工業新增利潤的89.2%。

  二是利潤穩定增長的行業。紡織、輕工、醫藥、煙草行業實現利潤分別增長28.7%、22.3%、20.8%和15.6%,這四個行業利潤合計1498億元,占全國工業利潤總額的23.9%。

  三是利潤出現下降的行業。建材、機械、電子、電力行業實現利潤分別下降22.1%、7.6%、5.5%和4.4%,這四個行業合計減利147億元。機械行業中的汽車行業利潤下降48.8%(去年同期為增長12.6%),減利額為206億元,是機械行業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

  從行業虧損的情況看,石化、電子、建材、電力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升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比分別增長3.3倍、76.6%、66.1%和62.2%,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以上,這四個行業合計新增虧損289億元,占全國工業新增虧損的72.4%。

  (五)不同地區之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水平差異加大

  東、中、西部地區分別實現利潤4069億元、1282億元和9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22.5%、40.3%。31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中,24個利潤繼續增長(去年同期為30個)。實現利潤比重約占全國利潤一半的5個省區市中,山東、江蘇、黑龍江利潤增長在24%-48%之間,廣東僅增長4.4%,上海下降16.3%。

  二、工業經濟效益變化的主要原因及趨勢分析

  當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增勢減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生產成本上升幅度持續快于市場銷售價格的因素,也有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增長快于市場需求的因素,還有行業結構調整、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匯率變化、季節性因素等。

  一是原燃料、動力價格漲幅持續高于加工工業出廠價格。2002年以來,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持續高于加工工業出廠價格指數。2002-2004年兩者差距分別為0.8、4.6和6.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差距進一步擴大到7個百分點。由于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長時間持續上漲,下游行業消化能力有限,上下游產業之間出現了利潤格局的轉移或調整。

  二是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增長快于市場需求。近幾年,部分行業生產能力迅速擴張,一批新建項目集中投產。而去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勢放緩等因素導致部分產品需求減速,行業供大于求矛盾逐步顯現,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行業利潤下滑、虧損額上升。電解鋁、鋼鐵、汽車、平板玻璃、化纖等行業這種情況表現得比較突出。

  三是季節性因素。一季度是水泥行業的消費淡季,歷年來虧多贏少。2004年一季度由于投資和市場需求的強勁拉動,水泥行業超常發展,價格明顯上揚,實現盈利31億元。今年一季度,過熱的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水泥行業回歸正常狀況,凈虧損3.5億元。進入二季度后,水泥行業效益下滑趨勢減緩,5月末已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實現利潤17.6億元。

  四是國際市場需求變動因素。由于國際市場不景氣,上半年電子器件行業出口增幅回落較多,實現利潤同比減少45億元,降幅達76%。

  對于當前工業經濟效益的變化,應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工業利潤從2002年三季度至2004年四季度已連續10個季度保持了30%-40%的穩定高增長。今年一、 二季度在上年較高的基數上,適度回落,仍然達到15%以上的增長,基本上屬于合理回歸。但也應該看到,虧損企業虧損額大幅上升,行業效益明顯分化,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困難,也是實際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果讓其長期存在并逐步擴大,不但將影響工業經濟的較快增長,還將引起企業破產、失業增加等社會問題,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因此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從下半年走勢看,影響工業企業效益的各種因素同時存在。一方面,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多數上游原燃料價格漲勢已趨緩,對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會有一定緩解。另一方面,部分行業近年來投資擴張形成的生產能力陸續投產后,將進一步加劇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擠壓利潤空間;出口比重較大的行業會受到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升值方面的種種影響;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綜合各方面因素,工業經濟效益已開始從前幾年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入平穩增長階段,雖然部分行業效益可能繼續下滑,但全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仍可保持一定增長。

  三、采取綜合措施,切實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益和質量

  工業行業的效益狀況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對于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效益增速回落、虧損上升的問題,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入手,努力做好有關工作,促進經濟效益的持續穩定增長,切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繼續鞏固前一階段宏觀調控成果,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特別要抑制部分行業生產能力盲目擴張和對生產資料需求的過快增長。同時,針對不同行業效益變化的情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慎重出臺力度較大的調控措施。

  (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奠定基礎。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效益有升有降,正是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要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加大結構調整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發布引導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產業政策,支持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鼓勵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成熟技術和高新技術進行改造。著力培育和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研究提高相關行業準入資質,提高其質量、安全、環保、能耗等方面的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裝備、產品和能力。

  (三)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推動企業為提高經營效益苦練內功。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成本費用控制,努力增收節支、節能降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特別是加強資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增加供給、引導需求,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創造條件。一是要堅決抑制不合理需求的過快增長,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二是要采取綜合措施,大力促進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供需銜接,減少中間環節。三是要努力增加有效供給,加快能源、交通、鐵路等基礎產業和設施的建設。四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國內短缺資源的進口。盡快完善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政策,建立穩定的資源供應渠道,積極爭取國際市場定價權。五是鼓勵企業強化勤儉節約意識,開發和使用節能技術和產品,降低能耗和物耗,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五)加強監管、規范競爭,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創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加強對重要能源、原材料生產、銷售、庫存、價格、進出口態勢的監測,引導各地合理疏導重要商品價格矛盾,防止價格出現異常大幅波動,努力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鼓勵煤電企業簽訂長期合同,保持煤電價格相對穩定,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大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力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成本;加大價格秩序整頓力度,加強物價監管;加大質量監督和打擊走私力度,規范企業競爭行為。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