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界打擊虛假新聞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6日 11:57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針對虛假報道、虛假信息經常“現身”不同媒體的現象,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新聞界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堅決杜絕虛假新聞”專項治理活動,向虛假新聞重拳出擊,以遏制這種“社會公害”的蔓延。社會各界人士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通過新聞“打假”,杜絕這種“社會公害”,促進新聞事業健康發展,營造讓老百姓更加信賴和放心的輿論環境。
自6月中旬以來,中央和各地新聞媒體強化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完善規章制度和防范機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杜絕虛假不實報道。人民日報編委會提出,要把堅決制止虛假新聞作為增強新聞宣傳權威性、指導性,進一步辦好人民日報,維護黨中央機關報形象的重要措施和責任。新華社要求全社采編人員進一步提高維護新聞真實的自覺性,強調嚴格把關程序,堵塞各種漏洞,加強業務管理和考核。光明日報編委會要求采編人員認真查找有可能產生虛假新聞的隱患和漏洞,加大治理力度,防范和杜絕虛假失實報道。經濟日報結合工作實際討論制止虛假新聞的辦法,通過制度建設,堵住虛假新聞產生的渠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政治意識、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對記者、編輯、主持人的教育和監督,要求各部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規范,從嚴把關。中央電視臺從6個方面制訂了杜絕虛假新聞的具體措施,要求各個環節嚴格把好事實關,采訪、編輯、終審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保證節目的真實性。 一個多月來,各地方新聞媒體也紛紛展開杜絕虛假新聞的學習教育和嚴查嚴處活動。很多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公布了自己的“打假防假”措施和監督電話,有的地區還特別聘請社會監督員,加大社會監督的力度,一些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從業人員受到了查處。這些舉措,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歡迎。 陜西師范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李衛東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虛假新聞和假冒偽劣商品一樣,對社會十分有害。開展制止虛假新聞專項治理,非常必要,而且已經取得一些實效。 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教師趙力認為,新聞媒體不光具有傳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負有教育的責任,虛假新聞的危害不僅僅使人上當受欺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擾亂了社會秩序,危害是相當大的。通過治理,對那些不負責任的媒體要嚴加監督,讓虛假新聞在報紙、電視和電臺中沒有立足之地。 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提出,必須高度重視新聞“打假”工作,絕不能讓這股風繼續泛濫。他就如何從根本上遏制防范虛假新聞,提出四點建議:首先,媒體負責人要從對新聞事業、對黨和人民負責的高度把好關。第二,記者采訪一定要深入、一定要核實,并不斷增強職業道德精神,加強職業操守。有的人出于各種目的,會給記者提供虛假新聞,這就要求記者要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第三,要加強制度建設,對散布假新聞要有嚴厲的懲罰措施。發布假新聞,不管有意無意,都應受到懲罰。第四,要建立必要的“補救機制”,增強發現和消除假新聞影響的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