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錫市農村10000戶富民進程統計監測和400戶農村住戶調查兩套記帳資料反映,上半年農村居民現金收入呈現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根據江蘇省農調局對無錫市400戶農村住戶調查資料核實后反饋,上半年無錫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在全省名列首位,達583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0元,增長15.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從2004年同口徑可比資料比較,無錫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115元,在省內位于蘇州之后,居第二位,在全國居第六位,是全省平均數的1.5倍,是全國平均數的2.42倍,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1:1。不論從農民收入
的絕對額看,還是從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看,無錫市農民收入水平應該說處在相對領先的地位。但是如果與無錫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速度相比,與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農民收入增長的艱難與緩慢是顯而易見的。6月21日,毛小平市長在《黨政信息》第115期《1-5月份錫山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兩成》上批示:“這是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課題,無錫的發展水平和現狀,決定了無錫市“三農”問題的解決要站在一個新的、更高的平臺上加以考慮,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在哪里?錫山區的調查能給我們一定的啟示。”無論是市領導批示精神,還是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所采取的各項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都體現了無錫皆在全力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下面筆者將從統計角度分析判斷今年無錫市農民收入的增長情況。
一、上半年現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
從統計數據分析,上半年無錫市農民現金收入增長的來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揚本地企業發展規模水平之長,促進農村勞動力向本地非農產業轉移,確保農民收入主體的穩定增長
自1995年以來,無錫市已8次調高了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由1995年的每月210元提高到2004年的620元(二類標準執行500元),這一政策覆蓋到了全市所有企業,大多數企業較好地落實了這一政策。去年以來,為確保企業職工工資的穩定增長,全市積極推行企業職工工資協商機制,有了一定的進展,今年5月市政府出臺了政策意見(錫政發[2005]121號),目前正在貫徹落實。全市各級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本市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工作意見》(錫委發[2004]7號),從崗位開發、就業服務、就業培訓、就業援助、資金投入、鄉鎮平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務工收入。上半年無錫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111元,增加553元,增長15.5%,增幅高出去年同期1.9個百分點。其中:農民從本地企業中獲得的報酬收入人均3143元,增加433元,增長16%。是帶動工資性收入加快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 避無錫農業生產發展空間縮小之短,促進農民搞活家庭經營,確保農民基本收入較快增長
一方面,今年無錫市農業生產形勢好,夏糧豐收,全市匯總各地上報夏糧總產達15.92萬噸,比去年增加4.95萬噸,增長45.1%;農民從一產中得到的現金收入增加。上半年“一產”收入增加額中絕大部分來自于出售種植業和牧業產品的收入,種植業方面,農民出售糧食獲得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受宏觀環境“大氣候”的影響,近年無錫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發展熱情高漲,新登記注冊企業、注冊資金總量和從業人員數量增加,農民家庭經營二、三產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樣成為推動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的重要力量。上半年,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1217元,增加142元,增長13.2%。增幅較去年同期回升3.5個百分點。分不同產業看,第一產業收入人均358元,增加23元、增長6.9%,其中:農業(種植業)現金收入人均150元,增長56.3%;第二產業收入人均319元,增加41元,增長14.7%;第三產業收入540元,增加78元、增長16.9%,其中主要是批零貿易飲食業和社會服務業收入回升,分別為93.9元和43.2元,增長33.4%和34.5%。另據統計,上半年實現現價農林牧漁總產值42.84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農業產值1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7%,林業產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6%,牧業產值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漁業產值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
(三) 補農民非勞動所得偏低之短腿,創新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保障制度,確保惠及大多數人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收入加快增長
上半年,無錫市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兩項合計人均510元,增加75元,增長17.2%。主要原因是無錫市深化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依法規范土地流轉,加強了對失地農民的利益保護,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偏低、難以及時足額兌現的情況得到改善;各地在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加大了對農村低收入戶、貧困戶等困難群體扶持力度,直接增加了對農民的轉移支付。據最近對全市2004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000元的低收入戶跟蹤調查資料反映:無錫市農村扶貧幫困工作成效顯著,低收入農戶情況有所好轉。與2003年相比,低收入戶由原來的24196戶降到17660戶,減少了6536戶,下降27.01%,。近年來,無錫市各級高度重視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著力推進農村居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建立完善覆蓋全體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4年底,全市約有48萬本地農村勞動力和老年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覆蓋率約30%;推進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市47.3萬名被征地農民中,已有37.4萬人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覆蓋率達79%。大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到2005年5月底,全市參保人數220萬人,參保率達98%,人均籌資70元。落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建立了扶貧幫困救助機制。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經濟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自2002年12月無錫市成立首家村級集體資產股份經濟合作社以來,到去年底,全市已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130家,凈資產總額26億元,農民股東24.8萬人。村級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穩步推進,成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影響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的主要問題
上半年無錫市農民現金收入雖然位居全省第一,但要達到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目標,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構成無錫市農民收入增長主體的工資性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今年上半年農民工資收入的主要成份是上年工資到陰歷年終分配兌現,為此,一季度農民現金收入就達4970元。從住戶記帳資料看,今年仍然有絕大部分企業不能按月發放工資,下半年能拿到手的工資不多。另外從無錫市農村企業面上情況看:企業家信心指數下挫,主要效益指標明顯下滑。據無錫市企調隊二季度景氣調查資料顯示: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企業在電煤油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等多重壓力下,企業家信心下挫,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趨向謹慎。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18.5,比上年同期下降11.2,比上季度下降15.9,運行區間也從近二年來的“較為景氣”區間下滑至“相對景氣”區間。與上季度相比,工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均下降10個點以上,其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降幅最大,分別達30.1和28.9。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沒有特別明顯的改善,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的漲勢總體有所控制,但仍波動很大,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景氣指數為60.8,在“不景氣”區間徘徊運行的態勢沒有改變,在制造業所統計的25個行業中,該指數在“不景氣”區間運行的行業占72.0%。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上漲導致了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的贏利能力得不到提升,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從八大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雖然總體發展較快,但其贏利能力卻不是很強,盈利(虧損)變化景氣指數為85.7,運行在“相對不景氣”區間。建筑業盈利(虧損)變化景氣指數已連續第4個季度運行在“不景氣”區間。企業流動資金仍然偏緊,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99.0,比上季度下降1.6,運行在“不景氣”區間。八大行業中有半數行業的流動資金處于緊張狀態,尤以建筑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最為緊張。
(二) 夏糧豐收效益已被糧價下降和農業生產資料成本上升所沖抵
夏糧收購價格下調,農民種糧總收入降低。在不考慮其他成本變化的前提下,對夏糧主產品小麥生產效益情況分析。目前無錫市夏糧小麥市場平均價格每公斤1.3元,比去年的每公斤1.45元,下降0.15元,下降幅度為10.3%,效益明顯下降。根據無錫市“鄉鄉測產”資料顯示:今年無錫市小麥平均畝產為265公斤,按照市場平均收購價格1.3元/公斤,其平均畝產值為345元,比去年的359.5元,減少14.5元,減幅為4.03%。夏糧生產成本費用上升,農民種糧純收入減少。農業生產成本費用的大幅度上漲,使農民在農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增加,預示著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再次打折。根據我們調查情況看,無錫市今年種植小麥的平均費用為232元/畝,比去年的195.2元/畝,增加36.8元,增長18.9%。其中,化肥平均126元/畝,增加15元,增長13.5%;農藥20元/畝,增加6.8元,增長51.5%;種子20元/畝,與上年持平;機耕費20元/畝,與上年持平;聯合收割機收割費平均每畝40元/畝,比去年的35元,增加5元,增長14.3%。
(三)農村居民社會保障水平低,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任重道遠
無錫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起步較早,基礎較好。但發展還不快,建設水平還屬初級,任務依舊相當艱巨。從富民監測資料中可以看出:蘇州市在前兩年就已經實行的老年社員補貼,在無錫市農村除濱湖區、新區外,只有一些原來經濟實力較強的村每一年給老年社員發幾十元補貼,與按月發50元補貼差距甚遠。目前無錫市農村:一是農村社會保障辦法較雜,老農保、城保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同時存在,相互之間銜接通道不夠順暢。二是農民養老保障覆蓋面還不廣,受益群眾少。三是農民養老保險標準低,歷史欠賬多。要解決歷史欠賬,推進覆蓋全體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資金需求量很大。如當前無錫市正在推行純農民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市(縣)區和鎮村拿出很大一筆資金,基層難度很大,反響十分強烈。據統計調查在17660戶低收入戶,共有常住人口36516人,其中從業人員11321人,從業人員負擔系數高達3.23。因各種因素導致全家沒有一人有勞動能力的涉及10988戶,占總戶數的62.22%。這些困難戶的幫扶只能依靠各種形式的轉移支付。
三、對確保全年農民收入增長目標順利完成的想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使農民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使農民的發展空間得到不斷的拓展,使農民真正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就必須加快探索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實現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這是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我們認為在下半年抓農民增收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各級黨政領導和職能部門確立的“富民優先”指導思想不能動搖
近年來,無錫市各級領導對富民優先已經形成了共識,在促進富民強市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三農”問題的形成有深刻的歷史和社會根源,對解決“三農”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必須有足夠的認識。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真正自覺地做到不損礙農民的利益,把多予、少取落實到具體工作與日常的行為中還有距離。
(二)各級各部門要全力以赴完成年初制定的農村八項重點工作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確定的農村現代化建設八項重點工作(1、科學制定現代農村規劃;2、加快實施農村“三個集中”;3、加強農村“三大合作”組織建設;4、推進現代都市農業和產業化發展;5、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6、著力造就現代新型農民;7、大力推進農村造林綠化;8、大力幫扶農村困難家庭。)是實現農民收入增長的有力保證。但在這八件重點工作的推進中,一些項目,一些地區落實難度很大。如宜興市在解決農村“三個集中”和幫扶農村困難家庭脫貧中困難就較大。
(三)密切關注支撐農民收入增長與評估的相關指標
從近幾年國家和省級核定各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指標的規律看,為確保各地公布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幅的真實可信,并能夠基本被當地老百姓所接受,上級統計部門除了全面審核住戶抽樣調查的記帳戶資料外,對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面上情況,以及與農民收入直接相關的指標加強了評估。如農林牧副漁生產中的中間消耗、農副產品出售時的生產者價格,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或向外地轉移后所得到的勞動報酬,勞動力就業率及勞動工資水平的變化,財政的支農支出等等。
(來源:江蘇省統計局)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