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7月25日表示,銀行界要借著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機會,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同時要使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向各種各樣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
周小川是在北京舉行的人民銀行大額支付系統建成儀式上,向到會的銀行界人士講這番話的。他強調,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得廣大的企業能夠更適應新的匯率機制,能夠在
新的機制里學會自如地“游泳”。
他說,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后,從制度安排上看,人民幣匯率可能會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動。對于廣大參與進出口、投資的企業來講,更加需要一些規避匯率風險的業務需求。這些業務需求最主要的體現是遠期結匯。外匯市場今后還會出現其他一些有關外匯的衍生工具,這些工具都是為了金融機構,特別是為了進出口企業和涉及外匯業務的一般企業能夠控制好風險。為此,在這種條件下,金融機構首先要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而且應該形成吸引客戶的競爭理念。
他說,遠期結匯系統對于外匯風險管理非常重要,可以使企業根據自己的合同,鎖住未來的匯率風險。同時,有關各方都需要提高通過該系統進行風險管理的水平。遠期結匯市場上的買方和賣方并不一定平衡,平盤后吃進的一部分風險,或者通過市場賣出,或者把這些風險賣給中央銀行均需要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過去,我們的市場不夠發達,投資者可能不知道如何買這些產品,銀行做這些業務的時候自身風險不一定能規避。同時,除結匯部門外,其他部門也可能有挑戰風險的能力,但他們相互之間并沒有建立起一種內部合作關系。遠期結匯產品需要加快發展,當然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對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周小川在講述遠期結匯系統時,特別強調了兩個問題:首先是銀行定價能力需要提高。如果定價能力不強,可能會無法提供客戶所需要的服務。銀行出于對自身風險防范的考慮,定價上如果過于保守,產品就有賣不出去的可能。其次,過去在這方面競爭還不是太普遍。最開始只有中國銀行才有這樣的業務,其他銀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還沒有開辦這項業務。但今后這項業務的覆蓋面可能會擴大,競爭也會隨之加強,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增強競爭意識。銀行通過提供服務,推出更多的避險產品吸引企業。同時,企業也會選擇銀行,如果一家銀行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可能正常的結算業務也會隨之轉移到別人手里。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7月26日 第一版)
作者: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發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