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中國經濟意外強勁 宏觀調控走向中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5日 02:51 每日經濟新聞 | |||||||||
王志浩 (Stephen Green)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資深經濟學家 上周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讓大部分經濟學家非常驚訝。第二季度GDP增長9.5%,高于此前市場預計的9.0%-9.2%。 此前,我們注意到中國企業的盈利增長正在下降,進口增長速度減緩,且有多種跡象
但是,從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第二季度的增長反而比第一季度要快得多。今年6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8.8%,如果從實際增長(而不是名義增長)角度來看,投資的增長更快。工業產品也出人意料地呈現上升態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8%。而通脹卻繼續轉冷———消費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僅為1.6%,為兩年來最低。根據每月CPI指數,通脹的壓力顯然大為減小。 這究竟是怎么了?盡管現在我們不再立足于“中國經濟即將趨冷”的基本點上看問題,但是此前我們確實認為6月份的數據會比較脆弱。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企業的利潤額和進口總額已經向我們暗示了經濟增長正在下挫。企業需要利潤來投資,如果盈利下降,投資最終也會下滑。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數量也在下降,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卻相當大。經濟增長依然保持強勁,但是更多的增長來自海外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 我們認為,政府正將其宏觀調控政策由限制轉為中立。政府試圖控制住目前經濟低迷的趨勢,就像2004年控制經濟過熱一樣。2005年6月份,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已經增長了15.7%,這讓市場非常吃驚。銀行貸款的小幅增長以及央行允許更多的外匯流向國內貨幣供應推動了貨幣的增長。這是自2004年4月份以來,廣義貨幣增長首次超過15%。貨幣的增加刺激了中國經濟增長,所以政府傾向于通過拓寬信貸渠道(而不是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增長。 這些觀點對于預測2006年的經濟走勢是非常重要的。投資趨緩,這是必然的,這樣中國將需要用出口增長來保證GDP的持續增長。我們預計今年貿易順差將占到GDP的5%。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將無可避免地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儲蓄持續穩定增長的情況下,投資額減少將導致現有經常項目賬戶盈余的增長。這將加劇中國和幾大貿易伙伴之間的緊張關系。 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中美貿易。今年5月份,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到158億美元。5月份,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經占到美國所有逆差的24%,我們認為明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1/3。與上世紀90年代情況不同,當時中國的出口還處在迅猛增長中,現在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已經占據了更為重要的地位。 當然,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美國政府把對貿易赤字持續升溫的“憤怒”轉嫁到中國完全是錯誤的。美國的經濟問題源于美國國內的低儲蓄、高消費。其實,美國消費者從中國商品中獲得了種種好處,美國企業也受益于中國市場(能夠進口更便宜的商品)。 (本文由馮桔根據渣打銀行獨家提供的報告整理編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