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匯率機制改革與轉變思維模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4日 14:33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匯率改革的出發點是中國自己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 □ 周小川/文 兩天前,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改革現行匯率機制。我愿意結合匯率機制改革問題,談一下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挑戰與變革。在此次改革之后,大家還會做很多分析研
匯率機制的改革,要求輔之以思維模式的轉變,看問題的角度應該發生變化。匯率問題爭議歷來比較大,有主張匯率固定一些的,有主張浮動一些的,各種各樣的思路都有。從固定匯率角度來看,浮動匯率有各種毛病;同樣,從浮動匯率角度看,固定匯率也有很多缺點。這都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而參照系和腦子中既定設置的標準會影響看問題的結果。 隨著國際國內經濟條件變化和改革深化,如何不斷校正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來適應這個變化呢? 第一,以美元為參照還是以一籃子貨幣為參照,這就是剛才說的參照系問題。比如孩子的成績,絕對分數不是一個最好的參照系。改進的辦法是,和成績好而且穩定的鄰居孩子比較。但如果鄰居孩子的成績不那么穩定了,你就看班上的平均分,從而知道在班級里是什么情況。 怎么看人民幣匯率水平位置是否合理呢?很多銀行家希望有一個固定的或者恒定的標尺。但是萬一沒有會怎么樣?以前是黃金本位,黃金相當穩定,但后來黃金不穩定了,就不得不放棄金本位。后來美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起了這個作用,這跟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美元的相對穩定有關。此后,特別最近這些年,美元也變得不是那么穩定了。歐洲區貨幣聯合起來形成歐元,歐元成為一個新的強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貨幣。 美國的經濟本身也存在它自己的問題。比如說大家關注的雙赤字,它自己也需要調整,美元的代表性也不再惟一。中國重視中美之間的關系,中美之間的貿易、投資數額也很大,但并非一統天下。如果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好的標尺和參照系,對大家的工作和計算都有好處;萬一沒有這樣的參照系或者情況發生變化,我們就應該采取新方法或者進行調整。 本質上講,此次匯率機制改革是強調以市場為基礎的浮動匯率,浮動也需要有一些參考點。我們根據整個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根據美元地位的變化,選擇了采取一籃子貨幣作為參考。大家可能習慣了以美元為參考點,現在參考點變了;而且你會發現,這個參考點沒那么直觀了。這個變化是我們金融界、銀行界特別需要適應的,需要不斷摸索和判斷。 第二,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應對金融風波傳導的思維方式也需要轉變。究竟是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更能經受風波呢?這二者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從固定匯率角度看浮動匯率缺點比較多,從浮動匯率看固定匯率缺點也比較多。這個情況是隨時間變化的。 比方打仗。固定匯率就好比是手上的一個盾牌,得拿住堅持不動,否則就會受到影響和沖擊。因為你一動搖,就等于給出一個信號,使攻擊者發現弱點,有機可乘。浮動匯率對待危機的邏輯就不一樣。它相當于一個海綿墊子,你要打進來,可以,但不讓你打到我,你撤的時候我再夾你一下,就好像游擊戰一樣。所以,這兩種匯率制度的思維方式和防范外部匯率沖擊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第三,匯率機制的改革涉及到對微觀經濟主體靈活性的偏好。對企業和居民,是更希望他們處于一個穩定的環境中,還是希望他們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用更多的靈活性來應對經濟條件的變化?當然,中國是從計劃經濟轉軌,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過去企業的各種條件都是比較固定的。現在企業已經面臨越來越多市場條件的變化,也開始學會各種各樣的靈活調整。 如果是僵死的,比如過去的中央計劃經濟的模式下,產品、原材料、銷路、價格,所有東西都是固定死了,照這個邏輯,匯率也應該是死的,否則企業計劃不好做,也不好執行。改革開放以后,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改革過渡期間,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企業經營承包制的一個原理是企業起步點不太一樣,為了提高企業經營方面的自主性,希望他們承包一個目標;企業同時會提出,原材料的價格、產品的渠道最好得到保證,否則承包有困難。而外貿企業就提出匯率不要動,但實際上,那個時候匯率制度已經變了。雖然官方匯率相對比較固定,但外匯留成都是在外匯調劑市場上進行交易的,交易的價格天天在變。盡管外貿企業希望匯率不動,但也已經不可能了。 因此,隨著改革不斷演進,企業的靈活性提高了;而且我們現在強調,企業應該具有更高的靈活調整能力。當然也要區分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兩方面。從宏觀上講,我們希望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構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可以預期的宏觀經濟條件。但從微觀上來講,靈活度越大越有適應力,越能適應當前的變化。 匯率機制作為一個價格機制,既是宏觀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也反映整個國際經濟與貿易、資本流動的客觀環境的變化。這也是需要企業去適應的。我們在進行匯率機制改革的過程中,感覺到有些同志在分析匯率問題的時候有固定性偏好,希望所有東西越固定越好。另外一些同志希望能看到企業更多地用靈活性來應對變化對這種偏好。講到銀行業也是一樣,銀行業也要結合市場條件,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以自己的靈活調整能力來應對各種價格的變動。 第四,匯率體制改革可能涉及到對定價機制的態度問題。這里的定價機制還不是指定價能力,特別不是指非常復雜的金融產品應該定在什么水平上。我是想講,匯率機制改變之后,首先會通過商品和服務的產品定價來影響整個經濟,同時也就達到了調整結構的目的。 匯率發生了變化,首先的影響應該是進口產品會降價。這的確會使得國內的企業和居民受益,這也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壯大,人們所得到的好處。 至于出口商,有些人偏重只從成本角度進行分析。即如果匯率變化,假定銷售價格不變,那么利潤空間就會減小,甚至競爭力弱的企業就從盈利變為虧損了。我覺得這個看法應該說計算是對的,但是靜態的,可能不夠全面;就是說有些條件是可以變的。 在匯率變化了以后,出口產品應該盡可能調高它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價格,這也是有序校正全球經濟不平衡的需要。價格可以高一些,數量可以減一些,不見得出口的總收入會受到侵害。那么這里頭就取決于和競爭對手的關系。如果我們在某一個市場的競爭對手是其他國家的商品,那么我們的企業可能不具有價格調整的優勢,是由買方來決定價格;但有些產品是有價格調整的空間的。特別是很多產品是在中國廠商之間的相互競爭,人民幣匯率調整導致成本折合成外幣有變化之后,對中國的出口商來講,實際上大家都是等價的變化;在這種變化情況下,有可能使得定價機制發生有利于我們的變化。 所以,涉及到進口商品價格和出口價格的最終變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簡單地在非常簡化的假設下來進行計算。這些價格都有變化的余地,但不是一個死的東西。這其中涉及到的計算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涉及到如何應對挑戰與變革;是更多地使用傳統的思路指導我們的計算和應對,還是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應對?你有哪些機會,有哪些可能性?這也涉及到思維的調整,要更加面對市場。 此外,這里還要談一下對此匯率機制改革的理解。比如有些人提出,中國是不是又盯住了一籃子貨幣?其實,我們不是盯住一籃子貨幣。新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參考一籃子貨幣和盯住一籃子貨幣是不一樣的。 另外,我還是要強調,中國的匯率決策是我們自主的決策,是根據中國國家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需求作出的決策,考慮的基點是自己的需要,是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不是跟別人商量溝通所得的結果。這一點一定要明確。- 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本文為作者2005年7月23日在“2005年中國銀行家論壇上”的發言。經作者同意在本刊發表,標題為編者所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