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卓尚進
近日有媒體及專業分析人士在對幾家銀行貸款數據進行比較之后提出,上半年銀行“惜貸”現象又在抬頭,并預測下半年央行信貸政策將由緊放松。
上半年信貸投放是緊還是松?對于當前貨幣信貸政策及執行效果如何評價,對于商
業銀行的信貸松緊情況作何種評估,是貨幣當局、監管部門、商業銀行及工商企業密切關注的問題。
如果僅僅是站在貨幣當局或市場主體的各自立場或角度來判斷,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甚至完全相反的結論。舉例來說,如果僅從銀行來看,數據表明主要銀行今年上半年貸款相對去年不同時期是有所下降的。工行截至6月底本外幣貸款余額31122億元,剔除財務重組不良貸款處置因素,比年初增加1403億元;2004年工行總共增加貸款3123.37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相當于去年貸款增幅的44.9%。2004年工行信貸增長只有9.21%,比2003年少增783.17億元。農行日前發布的上半年經營數據顯示,全行本外幣貸款增加1369.38億元,同比少增778.44億元,貸款增幅回落達36.2%。農行2004年年報表明,2004年增加貸款3216.79億元,比2003年少增337.54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相當于2004年貸款增量的42.6%。另外,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較之去年同期也有所下降。
僅從這些數字比較中,我們似乎可得出銀行信貸有收緊趨勢的結論。
但從央行公布的權威統計數據來看,整個銀行業的信貸情況沒有出現“惜貸”,也并沒有收緊的跡象。7月14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統計顯示,2005年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27.6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長幅度比去年同期低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9.9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長幅度比去年同期低4.9個百分點。總體看,貨幣供應量增長平穩。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余額為19.9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幅比去年同期低3.1個百分點,比去年末低1.3個百分點。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45萬億元,同比多增240億元。
從央行的統計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的貨幣供應量與貸款的增幅都呈現出繼去年逐季下降之后繼續有所回落的態勢,但從絕對額到相對數都在央行的調控目標之內,都是合理或適度的,因為它們適應了當期宏觀經濟增長的需要和市場主體的需要。從這里并不能看到銀行業有“惜貸”現象。
之所以出現從貨幣當局與市場主體不同的角度看銀行業信貸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因為判斷這一現象的宏觀尺度與微觀尺度出現了差異,以及市場主體的微觀利益與整體經濟宏觀調控取向存在不一致。其實,判斷當前貨幣信貸是緊是松,還是有一些合理的尺度或標準,即我們應當看貨幣信貸與GDP的增長是否適應,與實質經濟增長的需求是否適應,與金融機構的質量效益改善是否相適應,等等。
因此,如果我們不是孤立地就銀行貸款指標來分析貸款增長情況,而是將銀行貸款增長與資本充足率達標、降低不良資產率、增強盈利能力、防范信貸風險及保持銀行穩定發展等指標或方面聯系起來分析,我們就不會輕易地得出銀行“惜貸”的結論,恰恰相反,這些正是建立和健全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所必需的“元素”。
最近十來年的中國改革發展實踐表明,貨幣信貸的適度增長與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有著直接相關性,更有實證經濟分析表明,保持貨幣供應量與貸款規模約15%的增長幅度,基本可支持GDP年均8.5%至9.5%的增長速度。貨幣供應量與貸款規模高于這一增長幅度,有可能從金融資源上助長經濟過熱,反之,有可能對適度經濟增長支持不足。為此,有心的專業人士會發現,近兩年來,央行的年度調控目標即全年貨幣供應量和貸款規模其實都是盡量設定(或力爭達到)在15%至16%的區間內。
相對于2004年上半年GDP增長9.7%,當年上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6.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7%,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3%,貨幣信貸增幅是基本正常的和適度的。與2004年相比,相對于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9.5%,今年上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5.7%,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余額同比增長13.2%,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3%,貨幣信貸增幅(雖然低于去年同期)也是基本正常和適度的。事實表明,上半年央行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引導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維持了當前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金融運行平穩的良好趨勢。
在本輪宏觀調控中,國家加強了對某些過熱行業和地區的調控力度,實施了有保有壓的調控原則。相應地,商業銀行自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對國家嚴控的鋼鐵、水泥、電解鋁、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嚴格信貸準入政策,提高信貸審批層次,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加大分類指導力度,積極引導新增貸款投向,貸款投放平衡增長,客戶結構明顯優化。在此過程中,大部分產業、企業的合理融資需要都得到滿足。換言之,商業銀行的信貸總量基本適應了廣大企業的正常合理的資金需求。當然,少數幾個受到限制的行業中有一些企業出現了資金困難、經營虧損等,這正是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貨幣信貸在總體和結構上的松緊適度的掌握,不僅是央行執行穩健貨幣政策、增強金融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目標,而且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雖然目前在央行、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處理好了貨幣信貸的松與緊的關系,保持了貨幣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適度與協調,但是,如何更及時地為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繼續加大對農業、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助學等經濟薄弱環節的貸款支持力度,不斷提高貨幣信貸和金融宏觀調控的“藝術含量”,這仍然是擺在金融部門面前的現實而嚴峻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