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田雨) 物權法草案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和城市的土地等屬于國家所有。開采礦藏必須經過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同時又要遵守法律規定,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生活案例]新華社記者今年4月份對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石青村非法采金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這個
村的絕大部分金礦都拿不出相關許可證件。通往村莊附近礦山的路上,山路兩旁堆滿炸碎的礦石。山上礦洞星羅棋布,大大小小近百個,大的直徑兩米以上,小的只能容一人通過,有的山體被攔腰炸斷,滿目瘡痍。
據石青村村民介紹,石青村周圍山上的金礦,是前些年地質隊來勘探時發現的,但由于礦石品質較低,國家沒有進行開采。后來,村民們就自己上山打洞,挖礦石淘金子。
[草案摘錄]礦藏、水流、海域和城市的土地等屬于國家所有。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分的權利。
國家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以及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單位、個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取得用益物權,法律規定須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依照其規定。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規定,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
[記者點評]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規定,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企業開采或者公民采挖。礦產資源法則對探礦權、采礦權等作出具體規定,明確開采礦藏必須有國土、環保、公安、安全監督等部門的許可,并頒發相關的許可證后,才能進行開采。但是,諸如石青村絕大部分金礦都拿不出許可證件的現象,在不少地區都存在。
物權法草案體現了開采礦藏要經過許可程序的立法精神。同時,強調要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礦藏開采資源浪費現象驚人。以煤礦開采為例,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煤礦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鄉鎮煤礦回采率僅僅只有15%,有些甚至低至10%。
之所以出現大量“透支性開采”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的礦產資源法并未規定相應的資源補償機制,仍以煤礦為例,礦主開采出煤炭后,只需按銷售收入的1%左右繳納“資源補償費”即可,“資源補償費”未與煤礦實際存儲量掛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黑心老板瘋狂追逐短期利益,對煤礦進行掠奪性開采,“撈一票就走”,致使礦難頻發,煤層嚴重破壞,大量存儲的煤礦未被開采就被浪費。
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途徑。今年6月1日,發展改革委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根據這個意見,礦主的經濟利益將直接與礦藏存儲量掛鉤:投資者必須在獲得開采權之前就繳納一筆“資源占用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采出煤炭以后再繳納“資源補償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