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對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和調控,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建設和生活需要,煤炭的需求仍是居高不下。隨著煤炭價格一路飚升,煤礦投資一片火熱。而在地處長江上游烏蒙山區的云南省昭通、貴州省畢節的一些地區,老百姓卻因燒不起煤而被迫重新上山砍柴、砍樹。基層干部群眾認為,有關部門若不及時加強煤炭資源調控力度,任由這種砍柴、砍樹之風繼續蔓延,不僅破壞森林資源,還將對長江生態安全造成威脅。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位于長江上游赤水源,屬于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區,全縣天然林管護面積達181萬畝,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同時,鎮雄又是云南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的縣區之一,轄內35個鄉鎮都分布有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6.2227億噸,遠景儲量達74億噸。
但記者先后走訪鎮雄縣木卓鄉、尖山鄉、果珠鄉、以勒鎮、大灣鎮、堰塘鄉、林口鄉等7個鄉鎮卻發現,這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老百姓因生產生活用煤困難而砍柴燒的問題。
鎮雄縣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縣35個鄉鎮中已有21個不同程度地存在砍柴的情況,2004年全年砍伐天然林的數量已達1221.8噸,情況最為嚴重的干溝鄉,有4個村委會的1200多戶農民曾砍伐天然林達600噸。
此外,貴州省畢節地區赫章、納雍、威寧等縣也出現由于煤炭價高,農民開始撿柴、砍房前屋后樹木的現象。
昭通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農民砍柴現象十分擔憂。這些地區多屬于長江上游赤水河、恒河流域,生態屏障的作用相當重要,原來老百姓一直燒煤,現在卻燒不起了,盡管目前暫時沒有發現大面積砍伐生態林木的情況,但若煤炭價格再繼續上漲,而沒有強有力的措施調控煤炭資源、保障貧困群眾的權益,樹枝枯木、灌木等一旦燒光,現實生活將逼著老百姓把斧頭對準生態林,最終危及長江上游生態安全。
記者在鎮雄縣產煤鄉鎮的農民家中探訪時發現,百姓家里的存煤少得可憐,部分人家已經斷煤多時。初夏的滇東北高寒山區依然寒氣逼人,記者在大多數山區農村家庭看到,農民仍需烤火取暖,生產生活中需要大量煤炭。
鎮雄縣人民政府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4年來全國的能源趨緊使煤炭價格不斷上漲,這個縣塊煤、面煤每噸井口價如今已漲到240元、140元,在花朗鄉等一些交通不便的邊遠村寨,塊煤每噸到戶價已高達350元。而鎮雄屬國家重點扶持縣,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065元,遠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實際現金收入僅有三四百元。
面對節節高漲的煤價,農民守著煤山卻只能“望煤興嘆”,重又燒起了柴,部分村寨連柴也燒光了,農民不得已砍下了碗口粗的樹木。當地人告訴記者:“現在樹葉、包谷草、灌木都燒光了,照這樣下去不消(不到)3年,山頭上就只剩下石頭了。”
據了解,去年以來煤炭緊缺,不少外地商人到上述地區購煤,經公路運往四川省宜賓、瀘州等地,裝船或火車運往重慶、廣東等工業省市。一噸煤運到浙江、上海市場價達到700~800元,倒賣煤炭的老板賺了錢,而當地百姓卻要為此受窮受苦,上山砍柴,當地的生態也因此受到嚴重威脅。
記者了解到,昭通市、鎮雄縣各級黨委、政府認識到目前的狀況對農民生活及當地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多次組織調查組實地調研。鎮雄縣先后出臺了8項措施力圖解決這一問題。新聞來源:中國環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