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成剛
7月2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情況的統計公報。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7422億元,同比增長9.5%,比去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國民經濟仍處于較快增長的運行區間。
分析統計公報可以看出,上半年經濟運行正在沿著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前行,經濟結構趨向協調平衡。
這一判斷基于以下四組數據:一是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2274億元,同比增長16.4%。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16.9%,輕工業增長15.4%。二是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回落。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968億元,同比增長15.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7.9個百分點。三是市場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3%,低于去年同期3.6%的水平。動態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4、5、6月同比分別為1.8%、1.8%和1.6%,環比分別下降0.3%、0.2%和0.8%。四是外貿高出低進,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396億美元。
首先看第一組數據,2004年,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增長速度分別為18.2%和14.7%,二者之間的差距為3.5個百分點;而今年上半年,重、輕工業的增幅之比僅有1.5個百分點。這說明輕工業的增速在加快而重工業的增速在減慢,經濟結構趨向于協調發展。此外,從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今年上半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0%,實際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與消費之比,由18.4降為13.4,縮小了5個百分點。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力趨向平衡,這也印證了經濟結構的協調趨勢。
其次,分析第二組數據可以看出,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正在回歸于理性。與2003年、2004年的40%、30%的增長幅度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只有15.8%,比去年同期回落27.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認為,“這實際上是前兩年增長速度的合理的回歸”。一方面,由于上游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打壓,使得企業利潤空間縮水,效益下滑。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控制投資過快增長的宏觀調控政策發揮出比較明顯的作用,一些重復建設、盲目建設行業供給過大的現象開始顯露,加之國內外市場變化的影響,企業利潤增長必然會回落到一個合理的區間。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經濟結構的協調趨向和經濟運行的平衡趨勢。
第三,對CPI指數的變動來看,有人擔心,價格增長的趨冷反映出經濟增長速度的減緩,出現拐點。那么,CPI指數的明顯減小,會不會導致通貨緊縮?事實上,雖然價格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但分析發生變化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去年CPI指數的上升,主要是由于糧食價格上漲而引起的,2004年糧食價格上半年上漲26%—27%,全年的食品價格達到將近10%的高速增長。而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僅4.4%,對價格總水平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小。因此,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增幅明顯小于去年同期,其原因并不在于工業品價格或者說通貨膨脹率下降,而在于食品價格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價格漲幅的減小并不能體現通貨緊縮壓力的加大。基于宏觀調控的難度和通縮壓力的減小,經濟運行向健康方向發展的可能性相對會加大。
第四,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上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長雖然減慢了15.9個百分點,但從出口來看,形勢仍然較猛,同比增長達到32.7%;進口下降28.6個百分點的原因,在于國內投資需求的下降,建設項目少了,相應的進口設備也在減少。出于對紡織品貿易摩擦等越來越多的貿易保護主義或貿易制裁的考慮,下半年出口下降的問題仍然值得擔心。但總的來看,外貿出口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戲劇性的變化,上半年進出口總量組合指標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仍比較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