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十一五改革:學者期待把改革放在更突出位置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1日 02:12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侯利紅 發自北京

  中國“十一五”改革是一帆風順,還是阻力重重?來自國家發改委、中央編制辦、地方政府的官員和百名國內頂尖經濟學家,以及德國、瑞典的大使等中外105名官員學者中一半以上的人的答案是“有相當大的阻力”。

  這是在日前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下稱“中改院”)主辦的“政府轉型與建設和諧社會國際論壇”上,中改院對與會者做的關于“十一五”改革的問卷調查結果。

    改革需要更大突破

  中央把2005年確定為改革攻堅年,要求2005年的改革應在一些關鍵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半年多時間轉眼過去,改革攻堅總體進程到底如何?

  來自中改院的調查數據顯示:46.2%的專家學者認為取得了一定進展;35.6%的專家學者認為改革攻堅尚未破題;另有18.3%的專家學者認為現在還不好判斷,須進一步觀察。值得關注的是,沒有一個人認為改革攻堅已經取得很大進展。

  不過,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國家出臺的“非公經濟36條”中明確規定,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石油等壟斷行業,“這種改革力度很不簡單,簡直超出我的預想。”

  “總的來說,中國的改革需要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袁鋼明表示,既得利益主體和陳舊的思想觀念是改革的兩大阻力。

    既得利益者阻撓是最大阻力

  多數參與問卷調查者都對“十一五”時期改革將面臨的阻力有清醒的認識。其中,50.5%的專家學者認為我國“十一五”時期改革將有很大的阻力,而且有的阻力是以往所沒有的;45.7%的認為將有一定的阻力。

  阻力來自何處?60.2%的專家學者認為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是當前影響改革推進的主要因素;59.2%的學者認為社會多元化帶來的利益沖突是重要因素。另外,也有人認為,部門利益、社會觀念和意識形態、信用缺失、GDP政績觀和對改革的判斷不到位及地方保護主義等是重要原因。

  對于當前改革中存在的最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認為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的學者比例占到了參與問卷調查的85.6%。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參加了此次問卷調查活動。他認為,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對于他們來說,維持改革的現狀就能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基于這個背景,他們中的一些人從改革的支持者轉變為改革的反對者。

     轉變政府職能應先行

  “發展熱,改革涼”,目前,有些學者對中國改革形勢作出如此判斷,擔憂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改革過冷。

  “十一五”時期是否應該把改革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中改院的調查數據顯示,專家學者對此已達成高度共識,同意此選項的比例高達94.3%,只有2.9%的專家學者持否定意見和回答“說不清”。

  82.7%的專家學者認為,當前改革已經進入以重大利益關系調整為特點的攻堅階段;并且,隨著改革的深化,某些政府部門本身成為改革的對象。對此,他們呼吁,改革攻堅階段需要盡快建立高層次的改革協調機制和機構。

  “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政府改革。”中改院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既關聯經濟體制改革,又和政治體制改革等各個層面密切相關,只有轉變政府職能,將政府建設成為公共服務型的政府,“十一五”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96.1%的專家學者認為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十一五”時期改革的重中之重;63.5%的人表示轉變政府職能是進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不過,對于“十一五”時期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突破,一些專家學者顯然信心不足。調查數據顯示,56.2%的人回答“說不清楚”,選擇樂觀答案“能取得實質性突破”和悲觀答案“不會取得實質性突破”的專家學者旗鼓相當,分別為23.8%和20.0%。他們普遍認為,要想取得實質性突破,尚需作出更大努力。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十一五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