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到底有多少家地下商鋪,每年的銷售總額有多少,這個我們確實沒有做過調查和統計。”面對記者的疑問,市商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這樣說。
根據商委的介紹,目前對地下商鋪的經營狀況,是和地上商業納入一個整體進行統計的,沒有想到過分離出來進行單獨統計。
“重慶的地下商鋪,絕大多數是人防工程進行開發利用后轉為商用的,按照人防法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客觀條件下,對現有的人防設施在保持增強戰備功能、安全保密的前提下,積極進行開發利用,可以有償出租、轉讓,為經濟建設服務。”
那么,對現有重慶市地下商鋪有沒有進行單獨統計管理的必要,地下商鋪的經營狀況到底如何,重慶市還有沒有大面積開發地下商鋪的必要,有沒有地下商鋪近期或者遠期的規劃。面對記者的提問,這個工作人員表示難以回答。
在市人防辦,平戰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管是政府部門建設的地下防空設施,還是開發商開發的地下商場,都需要在人防部門進行登記備案。作為人防工程,地下商場必須具備防空能力,由人防辦統一管理。
從人防辦記者了解到,目前整個重慶市主城區,已經用于商業開發的地下商場,大概有40萬平方米,而對于整個主城區的地下人防面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但需要時間來統計。
而對于地下商鋪這一塊,人防辦的工作人員說,人防工程目前是屬地管理,譬如說解放碑地下商場,就是由渝中區人防辦直接來管,所以對于人防用于商業經營的這一塊,他們也不清楚。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目前我市的地下商鋪處于多頭管理下無人管理的狀態。我市地下商鋪的詳細數據,誰也說不清楚。
政府缺乏整體規劃
“目前,我市的地下空間開發由于缺乏政府的整體規劃,地下開發還處在原始階段。”田代貴,長期研究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的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告訴記者,“據我們的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門對地下商鋪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調查研究,還從沒有做過統計,這反映了政府部門的管理缺失。”
“從目前重慶市現有的商業布局看,地下商場主要集中在主城區的幾大商圈內,譬如解放碑商圈有地下商場,觀音橋有地下商場,三峽廣場有地下商場。從目前的保有量看,這些地方的商鋪已經飽和,商業已經是供過于求。”
“這樣做的結果是,大量的重復投資導致檔次底下,直接傷害的是租賃戶的利益。”
田認為,目前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對重慶市整個地下空間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城市發展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做長遠的規劃。
田大膽提出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現有開發權模糊的情況下,分離土地地上和地下開發權,“這樣做可以緩解土地緊張的局面,對地下開發政府可以統一管理”。
多渠道利用地下空間
在專家們看來,地下空間并非只有商業一種用途,面對龐大面積的地下商業空間,必須有可能獲取其他的開發方式。
“我市最早的地下商場應該是菜園壩火車站地下商場,那個時候主要還是以小百貨為主,政府通過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由開發商投資興建,由于時間比較早,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田告訴記者。
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均GDP的不斷提高,對于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就不僅僅是最初的商業開發。”
“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看,當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的時候,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主要是以商鋪為主,一旦超過這個界線,開發利用的渠道和途徑將更多。”田代貴認為,除了商業利用外,地下空間可以做為交通通道,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同時市政設施也從地下供、排水管網發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統,地下大型能源供應系統,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處理系統,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處理和回收系統。與舊城改造及歷史文化建筑擴建相隨。“在北美,西歐及日本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大型地下公共建筑,比如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會議中心、展覽中心以及體育館、音樂廳、大型實驗室等地下文化體育教育設施。”
“在現有城市商業飽和的情況下,對地下空間的利用國外為我們經營城市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田說,“最近兩年政府專門開放一些防空洞供市民酷暑納涼,都是很好的舉措,不失為利用地下空間一種有益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