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周小川談中國金融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9日 16:14 和訊網-《財經》雜志

  近期看來緊迫的金融問題,往往可能受制于體制上的那些結構性政策,受制于金融環境和金融生態,因此要通過推動改革開放來加以解決。

  □ 周小川/文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的運行總體上是快速、平穩、健康的,但也出現了煤電油運緊張
、資源消耗過高、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衡、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度有所加大、經濟增長過于依賴出口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直接與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密切相關,也相應要求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的轉變和深化來配合。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看,中國的金融業改革和發展在下一階段會出現幾個方面的轉變:

  轉變之一:融資服務更加注重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

  在“中小企業”中,真正存在融資困難的主要是小企業。如何把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提到日程上來,涉及到利率政策、金融業組織形式以及銀行內部改革等等。一些銀行把貸款目標過分集中于大項目、大企業,但也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在組織形式上,有些銀行創辦了小企業信貸部;去年10月人民幣貸款利率上浮限制放開,也有利于銀行在自主進行風險定價的基礎上向小企業放貸。當然,小企業融資也要考慮到自身股本融資的困難,以及在信用體系、誠信資質、會計標準方面的缺陷。

  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的銀行體系已經不再強調必須以支持國有企業為己任。從相對份額來觀察,國有企業新增貸款已經下降到銀行體系新增貸款總量的一半以下。因此,從現實性和可能性兩個角度,都表明中國的銀行體系在融資政策上已經從原來的注重所有制,逐漸轉向對不同所有制一視同仁。

  但從實際情況考察,到目前為止,對不同所有制的“一視同仁”并未完全實現。就銀行內部角度考察,還有很多的信貸機構和一些具體信貸業務的負責人認為,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過錯責任會比對公有制企業貸款過錯責任要大。從發展趨勢看,在貸款規則、績效考核、獎懲激勵方面應真正體現一視同仁,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貸款責任應該是一致的標準。另外,對不同所有制不能做到一視同仁的外部原因之一,則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在相當程度上還被看做國家機關。

  轉變之二:投融資結構更加注重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

  2004年宏觀緊縮過程中,在局部地區出現的一些“非正規融資”活動,簡單地看,表明正規金融服務要加強。但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銀行貸款也增長得非常快,股本對債務的比例改善不甚明顯。從融資結構看,目前需要更加注重直接融資。總體而言,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更快發展,會改善全社會股本債務的比例關系。目前中國的金融媒介活動還是過度集中于商業銀行渠道,資本市場(包括股權市場和債券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轉變之三:融資服務更注重面向消費者和個人。

  截至2004年底,中國住房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已經達到1.8萬億元,雖然個人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與發達國家的銀行相比還較低,但發展速度相當快,近年的增速始終在30%-40%,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和廣闊的增長空間。

  另外,從融資服務的新需求角度看,一部分個人既是消費者,同時也是經營者或生產者。他們的需求能夠把消費需求和生產需求相結合,也有不少新的融資需求。目前,這方面的融資正在嘗試之中,例如就業(包括下崗再就業)方面的貸款支持。但從實際狀況看,金融機構的運行機制和金融政策在這個領域的適應性還不夠,個人信用體系遠未建立,個人信用貸款還不發達,影響了這些領域的融資的順利拓展。

  轉變之四:金融服務更多地面向第三產業。

  無論與發達國家還是一些主要的發展中大國相比,中國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的發展還相對滯后。現在的金融機構,從內部運作的規則和程序到對外提供信貸和其他金融服務的角度,與物質性生產產業相比,對服務產業的金融服務是相對薄弱的,規則不清晰、不透明,甚至還存在諸多歧視性規定,影響了產業結構調整中融資活動的發展。過去銀行資產核銷的產業劃分規定是這種歧視的一個例子:允許銀行核銷的損失類資產只包括工業企業的損失類資產,不允許核銷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商業)的。這表明,我們在改變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則、實現融資機會平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仍任重道遠。

  轉變之五:金融業要更好地為企業“走出去”服務。

  當前,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經很高,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這種新的經濟格局對金融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發展方向看,為了更好地支持企業“走出去”,人民幣應逐步走向可兌換,近期應當積極穩妥地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外匯管制,創造條件穩步推進貨幣可兌換進程。另一方面,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金融市場的擾動作用以及資本快速流動(特別是短期投機性資本的快速流動)對發展中經濟的沖擊之大,可能超出人們的預期。因此,貨幣可兌換進程是一個風險收益的權衡問題,即便明確了總的方向,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采取一個漸進的步驟。可以先把一些已經事實上存在的兌換渠道“暗翻明”,改變“明堵暗通”的狀況。從實際推進角度看,人民幣可兌換進程中,對每項金融服務何時開放、以何種步驟開放等決策,要以風險能夠承擔為準來考慮開放與否。

  轉變之六:金融業要對科技創新給予高度關注。

  當前,科學發展觀強調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解決資源、環境的問題,增強國民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增強我們的自主知識產權。金融體系也須相應作出調整,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要能夠積極支持自主知識產權,有效地滿足創新活動中提出的各種金融服務需求。我們必然強調,在金融服務中,要重點發展那些目前還不能滿足科技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包括風險投資等一系列措施。

  上述六個方面的轉變,涉及金融體系的許多方面,也直接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也許在金融業內看來,其中一些轉變可能不是最緊迫的,卻是中期至關重要的問題。近期看來緊迫的金融問題,往往可能受制于體制上的那些結構性政策,受制于金融環境和金融生態,因此要通過推動改革開放來加以解決。

  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本文為作者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經本人修訂發表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周小川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