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大慶沖動:地方油企夾縫生存 如何與中石油共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9日 10:20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王羚 發自大慶

  接續產業不能盡快發展壯大,大慶在油氣資源快速衰減的情況下,全市經濟將很難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甚至會出現滑坡。

  大慶市希望中石油能夠調整在大慶的工藝路線,延長產業鏈,做好石化產品深加工,
同時將大慶石化產業的發展列入中石油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規劃中。

  大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孟德學這些天心情較之以往有些不同。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剛剛發布的那組數字:大慶油田上半年生產原油2266.12萬噸,天然氣12.29億立方米,超額完成預定的油氣生產計劃。

  7月11日,他趕到哈爾濱參加了黑龍江省石油流通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曹玉書談及的石油流通體制改革三步走方案讓他頗受振奮。“三步走”方案大體是這樣的: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其次是切實放開批發環節,在對外開放之前先對內開放,改變由兩大集團公司集中批發的現狀;最后要逐步放松對油源的控制,在石油進口環節真正實行競爭。

  今年5月17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強調要做好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選擇大慶、伊春作為石油、森林類型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大慶市被列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給大慶已經啟動的轉型列車又增添了動力。

  “我們盼著快點改革。大慶現在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原油產量在年年減少,非油產業還很弱小。”孟德學說。

  事實上,在孟德學的身后——大慶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場擺脫原油依賴、發展多元產業的“變色”運動正在展開。

    產業結構畸型

  6月6日下午,大慶油田公司第十六聯合站。女工張霞正在一臺布滿各色按鈕的操作臺前工作。

  這個由各種粗粗細細的管道連接起來的巨大工作站就是專門將原油進行水、(原)油、(天然)氣三相分離的聯合站。

  張霞告訴記者,這里是大慶最大的聯合站,每天可以分離出5000噸原油。她特意強調,處理前的總量要拿5000噸乘以10,就是5萬噸,“因為我們分離出來的90%是水。”

  “最早采油不需要分離,那時是自噴,后來油越來越少,就注水驅油,有的地方用水不行,就得加助劑。”張霞說。

  張霞所說的就是大慶油田從自噴采油到注水采油再到助劑采油的變化。大慶油田已經進入高含水后期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在創造了持續27年穩產在5000萬噸以上的神話之后,大慶油田自2003年開始年產量調減到4840萬噸,并繼續以每年200萬噸的速度遞減。

  這是一個大得不得了的消息,下面的一組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2004年大慶市的工業增加值為1008億元,其中900多億元來自石油和化工,地方工業增加值僅為106億元,占總數的10.5%左右,3年前,這個數字不足5%。在這106億元中,40%左右由電力工業創造。如果扣除統計中的各種水分,地方工業增加值的數字還會更小。

  專門赴大慶作過調研的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宋曉梧表達了對大慶產業結構畸型的擔憂。他認為,大慶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結構過度依靠原油。“如果石油永遠開采不完也不怕了,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120萬大慶市民往何處去?大慶必須要進行轉型,必須要發展接續產業,但是怎么發展,擺在面前的數字讓市委書記蓋如垠發了愁。

  “產業結構畸形,接續產業弱小。如果接續產業不能盡快發展壯大,在油氣資源快速衰減的情況下,全市經濟將很難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甚至會出現滑坡。”2004年9月15日,蓋如垠向來大慶調研的宋曉梧匯報。

  大慶市曾經組織干部參觀過幾百公里之外的另一個資源型城市——阜新。大慶市發改委副主任高金龍告訴記者,當時看到阜新的狀況,心里酸酸的。

    原油壟斷體制下的苦惱

  悠長的汽笛聲中,從俄羅斯發來的原油專列緩緩駛進大慶南三油庫。6月15日,南三油庫迎來改建后的第一列俄羅斯原油專列。

  在石油供需相當緊張的背景下,俄油進庫算得上一件好事,但大慶市經委副主任田永利卻樂不起來。

  “大慶當然需要原油,也歡迎俄油進來,不過進的油再多,跟我們大慶市也沒有多大關系,因為資源處置權不在我們手里。”田永利說。

  根據計劃,今年南三油庫將從俄羅斯承接原油1200萬噸,明年將增加到1500萬噸。這些原油將從南三油庫進入輸油管道,流向大連、秦皇島等地。讓田永利苦惱的是,就在南三油庫附近數公里處,林園煉油廠250萬噸煉力的裝置卻因為無油可煉而閑置著。

  一邊是原油嘩嘩向南流,一邊是煉廠設備閑置,田永利心緒難平。

  據記者了解,林園煉油廠原是中石油下屬的煉化企業。兩年前,由于中石油進行企業內部資源整合,將原撥給林園煉油廠的原油轉撥到其他企業煉制。林園煉油廠250萬噸的煉力于是一直閑置。

  2004年,臺灣化工大王王永慶來大慶考察,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準備出資數十億元在當地發展石化深加工。一個前景可觀的規劃在大慶市領導人的心里成形——依托王永慶的投資,以林園煉油廠為核心建立一個大慶新石化城,爭取達到每年1000萬噸左右的煉力。

  要實現這個規劃,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油源。

  田永利的心里有兩個解決方案:一是增加俄羅斯原油在當地的留量;二是增加大慶原油在當地的留量。這兩種方案任選其一都可以讓大慶新石化城由藍圖變成現實。

  “要說可能性,這兩種方案都夠嗆,因為原油都在中石油手里掌握著。”田永利說。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王永慶的投資項目雖簽下協議,但是一直沒有落實。

  “王永慶來時,市委書記和市長兩個人一起出面,親自陪同。當然希望他能在大慶投資。現在沒了下文,大家都覺得挺惋惜的,但是也沒有辦法。”大慶市一位政府官員說。

  田永利的苦惱并不是個例,大慶市招商局副局長郭德林也有類似的感受。

  “每次出去招商,一聽說是大慶的,好多人眼睛就亮了,誰都知道大慶地下有石油啊。但是一談到實質性問題,往往他們就失望了,因為大慶作為地方政府,對資源沒有處置權。每到這個時候,我的心里就特別難受。”郭德林說。

  多年招商經歷讓郭德林認識到,在外商眼中,大慶的吸引力并不在于優惠政策,而在于能不能就豐富的石油資源進行實質性合作。

  如此就形成了大慶招商工作一個苦惱的節點:地方經濟薄弱,對外來投資較難產生吸引力,而有強大吸引力的石油化工,大慶市政府又無權處置。郭德林告訴記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么多年雖然大慶非常重視招商引資工作,也花了很大的財力精力,但是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大慶市招商局的統計數字表明,2003年,大慶市招商項目中,投資規模超過億元的30個,2004年,這個數字是39個,其中大多集中在生產加工、餐飲服務、養殖業等。

  “中小項目比較多,超過10億元的項目基本沒有幾個。大慶要是體制的問題不解決,很難把全球500強、中國100強企業吸引過來。”郭德林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告訴記者,大慶轉型最根本的問題在于體制。“現在全國都是市場經濟了,但是大慶90%還是計劃經濟,許多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困難。”

    產業鏈延伸受阻何方?

  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大慶轉型“妙方”之一的《做大做強大慶石化產業建議方案》由大慶市政府提交到國家發改委和中石油集團。報告希望中石油能夠調整在大慶的工藝路線,延長產業鏈,做好石化產品深加工,同時將大慶石化產業的發展列入中石油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規劃中。

  “這些化工原料可是好東西!”大慶市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高金龍告訴記者。這位84屆的哈爾濱師范大學物理系畢業生對化工已經很是熟稔。

  他說的化工原料是指原油煉制為成品油后的剩余物——三烯三苯化工原料。高金龍希望能有更多的化工原料留在大慶加工,發展大慶的石化產業。

  愛算賬的高金龍給記者列了一筆賬:現在大慶每年成品油產量在800多萬噸,而黑龍江省全省的成品油市場在350萬~400萬噸。滿足本省需求之外的成品油大多運往廣西等中國西南地區銷售。從東北到西南,運距長達數千公里,也大大提高了成本。而調整煉油工藝,多出化工原料就能減少成本,增加化工產業的收益。

  高金龍還希望能把化工原料的產業鏈延長。他介紹說,這些化工原料,國外可以生產出數千個品種的產品,就國內的生產技術來說,也能生產數百種。但是大企業出于自己的考慮,往往把化工原料直接聚合,生產成聚乙烯、聚丙烯,然后銷售到各地。

  “大企業和我們想的不一樣,他們老想著,既然這個產品(聚乙烯、聚丙烯)供不應求,我干嗎還費勁去延長那個產業鏈呢?”高金龍說。

  一位參與《做大做強大慶石化產業建議方案》的大慶市政府官員稱,至今還沒有得到中石油的反饋意見。“可能他們會有些反感吧,你一個地方政府,怎么來干涉我這么大一個企業的發展路線?”

  不管是調整工藝路線還是延長產業鏈條,高金龍清楚,這個問題和當地石油大企業協商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現在的國有石油企業實行高度集中管理,計劃統定、產品統銷、資金統籌,各地的中直企業獨立經營權十分有限。

  一位石油系統的中層干部告訴記者,別看我們企業規模這么大,其實就整個集團來說,就是一個大生產車間,很多事情都得上面定。

  大慶市多年來努力爭取的40萬噸潤滑油項目,至今尚未如愿。據記者了解,大慶的原油高含蠟低含硫,很適合生產高質量的潤滑油。但在中石油的整體規劃中,并沒有將潤滑油列入在大慶的重點發展方向。

  “我們說你們不做,市里來做,但是他們不同意,我怎么可能把我的原料給你,然后培養一個我自己的競爭對手呢?”高金龍說。

    地方油企的夾縫生存

  4月下旬,一份題為《關于解決現行石油成品油流通體制存在問題的函》的報告遞到黑龍江省地方石油協會會長趙友山的手上。

  這個以大慶市經委的名義發出的報告歷數了地方煉化企業遭遇的種種不公正待遇,提出要求將大慶市列入石油成品油流通體制改革試點。申請的核心就是希望能在石油壟斷的現狀下,給大慶當地爭取到一定的資源支配權。

  與報告同時送達的還有兩份分別來自黑龍江石油化工廠和大慶聯誼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匯報。這兩個企業是大慶市僅有的兩家地方煉油企業,其中黑龍江石油化工廠是省屬企業。

  1998年國家實行石油流通體制改革時,按照規定,年生產能力在50萬噸以下的煉油企業可以歸屬地方政府。但是,由于此后實行了資源統一配置、運輸統一組織、價格統一制定、銷售統一結算的“四統一”政策,黑龍江石油化工廠等企業和全國各地的地方煉化企業一樣,陷入了困境。

  “從原油供應到你的成品油銷售,都是由壟斷企業定,你地方企業根本就沒有什么獨立權。稍不留意,違反了規定,他就會卡你。”一位地方石油企業負責人說。

  黑龍江石油化工廠曾經就是一個被卡的例子。2001年,中石化作為后來者進入了東北這個原屬于中石油的傳統陣地。為增加效益,黑龍江石油化工廠在完成中石油油品調撥計劃之外,將部分成品油供給了中石化在黑龍江省的幾家聯營企業。此舉被中石油認為是違規經營。黑龍江石油化工廠遭受了嚴厲制裁——停供原油。

  “遇到這樣的事就得趕快找關系疏通,不然對企業來說就是死路一條。”黑石化一位中層干部告訴記者。

  在這樣的經營環境下,原本盈利的黑龍江石油化工廠自1998年以來年年虧損,每年虧損額近5000余萬元,資產負債率超過了120%。

  趙友山因為曾多次上書反映民營油企夾縫生存困境并得到總理批示而被民營油企視為利益代言人。在接到大慶市經委試點申請的一個月之前,他剛剛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要求將黑龍江省列為石油流通體制改革試點的申請。

  “打破壟斷是大勢所趨。現在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對改革石油流通體制也非常關注。列試點的工作也正在進行調研。所以我看到大慶的申請報告很高興。大家齊心協力去爭取一件事,就一定能做成。”趙友山很有信心。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大慶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