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程海濤
接近攝氏40度的高溫,讓奔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出租車要么變成了流動烤箱,要么變成了罐裝冷氣的載體,總之,人在里面不可能那么舒坦。雖然京城出租的換車行動當(dāng)屬進行時,可的哥的汗依舊沒有少流,份錢也依舊要交,乘客也依舊要以禮相待。
“自己的車,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老舍在小說中這樣形容“高等車夫”。“公司的車,自己的生活,都在車份手里。”這是現(xiàn)實中的普通的哥。
移動桑拿
7月7日中午,熱浪襲裹下的北四環(huán),輪胎與柏油路面摩擦產(chǎn)生的刺鼻橡膠味兒在彌漫,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折射出刺眼的白光,路旁的電子牌顯示此時氣溫39.5℃。
張星火光著膀子躺在夏利車副駕駛的坐椅上,下身著一淺藍(lán)色短褲,前額搭一條濕毛巾,順著臉頰滴落下來的不知是汗還是水,落在座椅上瞬時便被蒸發(fā)掉了。他在等前來接車的伙伴——前一天晚上,張師傅拉了一夜活兒。
“氣象臺預(yù)報今天最高溫度是37度,這會兒你測測實際的溫度,一準(zhǔn)兒有40多度。往年這種天兒要到7月底才出現(xiàn),今年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張星火一邊擦汗一邊抱怨。
的哥年永亮是否看過《駱駝祥子》不得而知,但對生活和工作的自嘲卻和祥子類似:“不是人干的活,您瞅瞅,就這裝5升水的塑料桶,我一天要喝4桶,走起路來能聽到水在肚子里咕嚕咕嚕地響,但還是覺得熱,想喝水,真跟祥子沒啥區(qū)別。”開了十幾年出租車的年永亮懷念20世紀(jì)90年代初北京出租車的黃金時期,他說不光活兒好拉,那個時候的北京城也不像現(xiàn)在這么熱。
夏天是京城夏利出租車的淡季,因為大多數(shù)乘客更愿意多花幾塊錢坐空調(diào)效果好的出租車,這是不少夏利出租司機的共識。
二里莊北口一片難得的小樹林是京城的哥歇晌的主要去處之一,沒到中午,已經(jīng)有四五十輛出租車停在了小樹林里。打開車門,掀起發(fā)動機蓋子,不停地往風(fēng)扇上面澆水,各位的哥開的車不盡相同,但停車后的一系列動作如出一轍。
夏利車主于德江解釋這是怕車在高溫下跑時間長了受不了,而且中午時段乘坐出租車的人少,“還是開空調(diào)車幸福,一到夏天,這車就得歇菜!”于德江對著一位開索納塔的司機說。在北京各個出租車公司開始換車大行動的時候,于德江所在的公司卻規(guī)定必須找到新司機接手夏利車才給老司機換車。
不過,于德江也認(rèn)為不換車有不換車的好處,“天一涼,新車根本跑不過夏利,老百姓還是對1塊2的車情有獨鐘。”幾分鐘后,于德江拒載了一對要去沙河的夫婦,理由僅僅是“太近”。
為感受“烤”驗,記者隨后乘坐一輛沒有空調(diào)的夏利車從二里莊北口到東交民巷,穿三環(huán),上二環(huán),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走下來,司機與記者都如坐針氈,用手一摸,身下的坐墊燙手,車窗更是不敢碰。
“夏利車況本身就不好,真正跑起來還好,一停就完。”司機李連才一手握方向盤,一手用衣襟擦著臉上流下的汗道:“北京的街道越開越闊,樹越來越少,小胡同里還有樹遮陰,大路上無遮無攔的。”
身體博“份”
郝方開出租車已經(jīng)有6個年頭了。7月9日上午11點,記者在三元橋附近的一家汽配城采訪時,他滿頭大汗地推門進來,二話不說直奔自來水龍頭,“咕咚咕咚”喝了一陣,用涼水抹了幾把臉。休息片刻,郝方向記者簡單敘述了他上午的工作經(jīng)歷:早上5點出車,一上午拉活時間共計5個小時,收入163元。接著郝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天的份兒錢是178元,油錢160元。“如果跑不夠16個小時,根本就掙不到錢”郝方點燃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說道:“干我們這行的都得好身體,尤其是夏天,身體不好根本扛不住。我每天都跑到晚上10點多,中午不回家,就在這一帶休息。”
郝方認(rèn)為目前最尷尬的是富康和捷達(dá)這類的出租車,因為這些車型的價格和索納塔、依蘭特、愛麗舍等新車型一樣,圖享受的乘客多愿坐新車型,而圖便宜的乘客則寧愿選擇更便宜的夏利。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無論是哪種車型,在高溫酷暑下開車的的哥們都顯得煩躁不堪,還有的因長期工作在空調(diào)車內(nèi),患上了“空調(diào)病”。每天連續(xù)吹十幾個小時冷氣,不少司機師傅頸椎、腰、胳膊等都開始酸痛,甚至晚上睡覺胳膊上都得裹上毛巾。
按照《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高溫下作業(yè)的職工,所在單位(企業(yè))應(yīng)發(fā)放必要的防暑降溫食品、藥品;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環(huán)境內(nèi)中暑,并被職業(yè)病防治部門確定為“職業(yè)病”的,可申請工傷。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shù)的哥都表示公司沒有任何的防暑降溫用品。
“這么熱的天兒,公司什么都不給,甭說防暑降溫費了,連句暖心窩的話都沒有。申請工傷也可以,拿出醫(yī)院的證明來,可以申請休息,但份兒錢一分也不能少。”孫增江師傅說道。
“每年暑期我們都會定點在首都機場開展‘送清涼’活動,送礦泉水、西瓜和一些防暑藥品。由于今年高溫天氣來得較早,我們6月初就開始這方面的工作了,每個司機一箱飲料,一只保溫壺。
可能沒去首都機場的司機沒有領(lǐng)到,但不能說我們沒送啊!”北汽集團宣傳部副部長王艷昆說因為防暑用品是定點發(fā)放,有的司機沒趕上就沒領(lǐng)到,但防暑措施公司年年都制定。
車份不減,任何其他的表示其實是白搭。雖然由于油價上漲,一些公司給司機提供了一定的油價補貼。但由于開空調(diào),夏天汽車的油耗會明顯上升,加上持續(xù)上漲的油價,夏日的出租車司機的確比較苦悶。
“您問我這么熱的天還出來拉活?實話跟您說,不拉活就沒飯吃!我家住昌平,路途比較遠(yuǎn),所以中午就找塊陰涼地兒歇晌。一天至少要跑12個小時。”徐師傅表達(dá)了目前眾多的哥的姐們對出租車行業(yè)狀態(tài)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