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瞭望東方周刊:紅色警報拉響 高溫考驗中國GDP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8日 11:52 瞭望東方周刊

  記者楊文宇/上海報道

  未來百年仍將變暖的氣候趨勢,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將以負面為主

  數月來燒遍大江南北的高溫拉響了西北、華北、黃淮地區至江南等大部分地區的高溫紅色警報。

  遍布全國的高溫,正在對國民經濟產生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經濟制約

  “上海其實并不缺電,電力壓力主要來自于高峰時期的電力負荷。”上海市經濟委員會辦公室某官員這樣告訴《望東方周刊》,據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估算,今夏40%的用電負荷來自于居民空調用電,高溫籠罩下,空調成為上海最大的“電老虎”。

  上海在持續“高燒”下,用電不斷攀升至7月4日中午12:50的最高用電負荷1640萬千瓦,已達到上海電網最高承受能力。上海市發電機組全部投入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行,發電能力創下1165萬千瓦的極限記錄。上海電力為了緩解電網面臨的嚴峻局面,從華東電網其他省市購入外來電最高值達483萬千瓦。

  除了用電,缺水的矛盾在高溫下同樣嚴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令人觸目驚心。中國共有660座城市,其中2/3缺水,110座城市嚴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業總產值的損失大約2000億人民幣。

  相比于城市,高溫對于農業經濟更是致命的打擊。云南師宗縣自遭遇高溫干旱后,所有縣直機關干部就配備了“新三樣”:水桶、澆水瓢和撬土棍,走出機關,下到田間地頭,踏著燙土,與農民一起抗旱保苗。

  “未來百年仍將變暖的氣候趨勢,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將以負面為主。”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院士在6月舉行的院士大會上表示。

  他和多數氣象學家都認為,農業可能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部門之一。

  中國氣象局官員孫冷說,人類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顯著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因高溫多雨而加劇。中國低海拔海岸區城市化快速發展正在較快地增加人口居住密度,漫長的中國海岸線上,集中了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60%的國民經濟。高溫使這些城市處于海岸氣候的極端危險之中。

  國家氣候中心教授丁一匯指出,氣候變化甚至會給保險和其他金融業帶來不利影響,因為這會“增加風險評估的不確定性,甚至導致風險評估的失誤,促使保險賠付的增加,減慢金融服務向發展中國家的擴展”。

  能源短缺

  高溫下的電力吃緊,煤礦資源耗費隨之加大。但伴隨著重點產煤省加大煤礦安全整頓力度,一些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煤礦被關閉或者停產整頓,電煤產量受到很大影響。

  高溫中,各地為了保證用電量加大儲煤力度,煤價隨之上漲。上海經濟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上海熱煤價格聯動自2005年7月1日起執行,單純供熱企業的供熱價格上浮4元/噸,熱電聯供企業的供熱價格上浮3.33元/噸。

  丁一匯說,全球變暖后,黃河及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將可能增大15%左右。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大,水資源系統不穩定性和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加劇。在干旱年份,氣候變化產生的缺水量將大大加劇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缺水,并對社會經濟產生嚴重影響。西部地區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設施,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較大。

  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京津滬在高溫下承受的考驗更加嚴峻。新華社對京津滬三大城市能源調查顯示,北京90%以上的一次能源需要外埠供給,其中70%的電力、94%的煤炭、100%的天然氣、100%的石油,以及60%的成品油都需要從外地調入。

  上海除了土地、水資源短缺外,能源、礦產資源等更是稀缺,其中一次能源幾乎100%靠區外調入。對上海國民經濟發展較為重要的石油、煤以及其他礦產品,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國內市場和國外進口。

  四個直轄市里有三個極度缺水,北京、上海屬人口壓力缺水地區,北京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上海人均水資源不足200立方米。天津更屬于生態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僅153立方米,屬于極度缺水。依靠外來水源的三大城市加劇了水源壓力。

  國際政治經濟學命題

  中國正在面臨的高溫考驗,在全球都是個挑戰,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已演變成為一個政治命題。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向《望東方周刊》提供的資料,20世紀90年代是有史以來北半球最熱的10年。歷史上最熱的20年有17年發生于1980年以后,而最熱的10年有9年發生于1995年以后。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是全球歷史記錄上最熱的5年。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對1950年至今的氣候影響成本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一數字每10年就翻一番。如果繼續以這個速度增長,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破壞損失最早會在2065年超過全球生產總值。

  極端天氣使得2004年成為對保險業來說最昂貴的一年。2004年12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COP10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前10個月發生的自然災害就已使保險損失超過350億美元,在2003年同期,這一數字是160億美元。對于全球經濟來說,相應的數字還會更大,因為這些損失僅僅是保險業付出的賠金。

  由英國主持的8國集團首腦峰會于7月6日至8日在蘇格蘭舉行,援助非洲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為會議的兩個主要內容。布什在會間接受記者采訪時重申,美國將堅持以自身利益為重,堅決反對任何類似《京都議定書》的環境保護協定。這就使得氣候變化這樣一個環境問題轉變成為一個國際政治經濟學問題。

  根據英國政府發表的《能源白皮書》,到2050年,為實現比1990年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減排60%的目標,英國鋼鐵工業將全部轉移到海外生產。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鋼鐵、建材、化工和電力等領域的國際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建廠,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工業基地。

  雖然得到了急需的資金和技術,取得了經濟增長,但代價也不可忽視。

  當未來中國需要承諾溫室氣體減排或限排義務時,就可能被這些投資“鎖住”。如果把這些產業再轉移出去,對就業、再就業和經濟發展將有很大的沖擊。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高溫新聞 全部中國經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