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小企業難擔自主創新之重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8日 07:16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王思睿 發自上海

  當林林總總的科技中長期規劃希望“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之時,很多中小企業卻因種種原因而熱情不起來。

  浙江臨海東新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東新公司”)正是這樣的代表。

  東新公司為國外汽車、除草機的發動機生產配套的皮帶輪,都是依據國外買家提供已設計好的圖紙,通過加工貿易賺取利潤,處在機電行業國際分工鏈中的業務外包環節。據東新公司高管陳偉介紹,每只平均價值4美元的皮帶輪,其產生30%的毛利潤正被30%的廢品率銷蝕。

  為此,陳偉曾經建議董事長開發自主技術,防止國際訂單轉移他處的風險!翱墒嵌麻L認為把廢品率降下來,給廠子省錢,才是天大的事。”他告訴記者,“眼前的市場利潤和長遠的自主創新,對于中等規模的民營企業而言還是更在乎前者!

  與此同時,上海社會科學院趙克博士即將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也表達出類似擔憂。在這份針對上海地區科技創新情況的調查報告中,趙克用“焦急和迫切”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據報告披露,R&D占上海GDP的比例從2001年的1.78%增長到2003年的2.03%。但即使按照年均1.25%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R&D投入也僅能占到GDP的2.78%的水平。從企業的科技資源配置方面看,“三資”企業在從事科技活動人員方面占52.9%,在技術開發經費籌集額方面占66.9%,在專利申請和授權方面,則各占53.32%和49%。

  趙克認為,“三資”企業已經成為上海科技與經濟的主體,上海本土非公性質的科技企業并沒有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研發和創新提高競爭力的軌道,在科技資源配置過程中,面臨著被國外資本“吞掉”的危險。

  上海知識產權園規劃發展部助理李明月說,目前藏在實驗室的尖端技術和通過模仿再改造的加工技術多,而自主創新且符合市場需求、能產業化的技術少,呈現兩頭大中間細的形狀。

  上?茖W技術開發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憑自有資金搞自主創新“確實吃力”。該工作人員舉例,上海海璇市政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開發了一項能節省50%原材料的創新技術,然而每年上百萬元的專利保護費,讓董事長王偉立希望盡早“請神出門”,“只要價格不吃大虧”,就將這項專利技術趕緊賣出去。

  國家也制定了促進國內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多種優惠政策,如規定企業研發費用可劃入管理成本,比上一年超額部分的50%可抵扣應稅所得額。而據新華社報道,此項財稅優惠政策每年在各行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的平均落實率低于14%,企業實際享受的金額只占應該享受金額的5.79%。

  此外,融資渠道的限制也成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障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郭勵弘認為,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果有限,在于經濟體制中的金融體制不支持科技創新,主要由政府根據財力搞創新。在郭勵弘看來,投融資體制支持科技創新,最根本是要走市場化的道路,用市場優化資源配置,讓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在同一平臺競爭。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自主創新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