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新宇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馬克思賴以闡明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本質,從而是創立剩余價值學說的最根本的依據。我國經濟理論界對勞動價值理論的討論涉及許多問題,關于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也是討論的焦點之一。
關于這一問題,一般都主要論證第三產業的勞動是不是生產勞動的問題。有的學者通過擴大生產勞動的外延來包容第三產業所覆蓋的勞動范圍。谷書堂從解決傳統理論與現實矛盾的角度出發,提出擴大勞動外延的見解;蔣學模則通過將馬克思“總體工人”的概念外延擴大,來擴大生產勞動的外延。還有的學者認為區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是工業和農業時代的事情,現在用生產勞動來衡量是否創造價值已經不夠了。顯然以上的觀點都是從不同角度來論證第三產業與生產勞動的關系。本文試圖從勞動價值理論本身和已經發展的現實出發說明第三產業與價值創造的關系。
一、 關于使用價值、價值和生產勞動的界定
(一) 實物形態的使用價值和非實物形態的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1作為使用價值必然包括實物形態的產品,但是并不意味著只有實物形態的物品才具有使用價值。馬克思從來,也沒有認為使用價值僅僅包括實物形態的使用價值。他認為無形的服務同樣是使用價值。他解釋 :“服務這個名詞,一般的說,不過是指這種勞動所提供的特殊使用價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價值一樣;但是,這種勞動的特殊使用價值在這里取得了‘服務’這個特殊名稱,是因為勞動不是作為物,而是作為活勞動提供服務的,可是,這一點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種機器(如鐘表)有什么區別。”2這就是說由勞動所提供的服務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沒有區別的,都具有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二) 價值的內涵
馬克思經濟學的價值范疇指的是抽象的人類勞動,即眾多生產者付出的個別勞動,經過商品經濟的社會平均化機制后形成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實質上是一種看不見的商品生產關系,馬克思的勞動“物化”原理,簡單的說就是主體的“對象化”。說商品價值是“物化”勞動,也就是把價值歸結為取得“對象化”形式的勞動。馬克思就是這樣用“物化”、“對象化”勞動的哲學命題,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生產過程中主體勞動→客體生產物的內在關系,經濟生產過程中主體勞動→商品價值的內在關系,由此第一次對經濟理論中難解的商品價值作出了科學的、最有說服力的理論分析。
只要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精髓,在分析商品世界十分豐富的形式中,始終堅持把“價值實體”作為社會生產關系來認識,特別是擺脫商品是“物質實體”的模糊概念對思維的干擾,就會順理成章的得出以下認識:物質生產領域寓于物質、實物形態的使用價值中的“對象化”勞動以及其他經濟生產領域寓于非實物形態使用價值中的“對象化”勞動都形成價值。
(三) 關于生產勞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生產勞動的特殊性又叫做生產的具體勞動,是指改變物質形式、適合人類需要的具體勞動,即生產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
生產勞動具有社會歷史性,“是個歷史范疇,是個辯證發展的范疇。”3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對生產勞動作了最早的探索的,是16世紀至18世紀的重商主義者。由于當時的英國對外貿易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這使早期的重商主義者把貿易看成財富的源泉。與之不同的是,在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80%以上的法國出現的重農學派認為只有農業勞動才能提供新價值,因而農業勞動是唯一創造財富的勞動。但是他們在一定意義上存在共同之處,即都是從價值增殖的角度來看待生產勞動最本質的規定性。與之相比,亞當?斯密對待生產勞動的認識就十分深化,他肯定了農、工、商各業的勞動在質上的同一生產性,認為一切生產物體產品的勞動都是生產勞動。因為此時價值的增長不只是依賴單純的某一個具體勞動。當社會生產能夠向人類提供的產品不再僅限于物體產品時,人類需要對象的范圍也就進一步擴大,不再限于生產物體產品的勞動,而是也包含大量的生產無形物質產品的勞動。
綜上所述,勞動價值理論所要闡明的是價值的形成,但是形成的前提必須是具有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惟其如此,私人勞動才能通過變換轉換為社會勞動,才能實現價值。并且,是否具有使用價值應當是以是否有用作為前提,而不能以是否是實物形態作為約束條件。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商品經濟條件下服務產品是商品,那么在生產服務這一產品的過程中,就必然有人類勞動的凝結。
二 第三產業各部門勞動價值創造的具體分析。
商品價值是一個歷史范疇,確定某種勞動能否創造價值要看它是否是從事商品生產所耗費的勞動。本文依據前述分析,具體就第三產業內部四類勞動創造價值的問題予以闡述。
(一)流通部門勞動價值創造的分析。
有關流通部門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上,許多學者引用馬克思原著中的觀點作為依據,認為流通部門是不創造價值的。馬克思關于流通部門不形成價值的觀點,是在對資本主義生產進行整體輪廓描述時舍象了局部事實的情況下提出的。在研究流通問題時,他把整個資本循環概括如下:貨幣流通過程(勞動和生產資料)→生產過程→價值增殖了的商品流通過程→增殖了的貨幣(Pm→P→W'→G')。在這里,流通過程僅被當作商品、貨幣之間的形式變換。
在研究資本循環的開始,做這樣的抽象是完全必要的。首先,在整個物質生產運動中,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是全部社會勞動的核心,其他勞動是圍繞這種勞動而進行的;其次,如果把流通過程的勞動、流通過程可能發生的價值變動加進來,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界限就會模糊,不利于抓住資本循環過程中最本質的特征。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現實運動中,價值的實現不是不需要任何勞動就可以完成的。運輸、儲存等生產性流通所提供的服務當作商品時,所付出的勞動就會形成價值。由于流通過程總是與實物產品相伴隨的,流通活動所創造的價值就會體現在實物商品中,表現為其價值的增加。
(二)為生產生活服務勞動的價值創造分析。
為生產生活服務的勞動成果是無形的服務性產品,且具有使用價值,它們主要用來滿足個人、家庭、企業的物質以外的需求。這類服務同樣不是自己使用,而是用來交換的,所消耗的勞動需要得到補償。在這類勞動中,金融行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是爭論的熱點。白暴力、程恩富、郭曉魯等人認為,金融行業是從屬于產品的生產,是由商品生產的社會形式的發展引起的,因此其活動不是生產勞動,不創造價值。本文認為,金融活動之所以能從存貸利差中獲利,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活動所提供的服務是商品。
與一般的服務活動相比,金融活動收取服務費用是與利息的收支聯系起來,因此有必要談一下利息。利息是伴隨借貸行為而產生的,是資金所有者因讓渡資金使用權而所得的報酬。在簡單的借貸關系中,借貸雙方支付和收取的利息是相等的;而在以銀行為中介的借貸關系中,借方支付的利息要高于貸方所獲取的利息,其利差為金融機構因提供融資中介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對于貸方而言,盡管他讓渡資金使用權,但同時把尋找借方及由此帶來的風險轉嫁給了銀行,它應該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在現實中,借貸雙方為金融服務機構支付的服務費用以利差的形式出現,這樣可以簡化對存貸雙方收取服務費用的手續。因此,本文認為金融服務的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
(三)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勞動的價值創造分析。
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勞動,包括教、科、文、衛等部門的勞動。這類勞動產品為精神產品。精神產品可分為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像書籍、繪畫、音像制品等是有形產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至于無形產品,如音樂家唱的歌、教師上的課等,其使用價值當場被消費掉,它們是否創造價值呢?
事實上,教師、醫生、音樂家的勞動成果如果進入商品生產階段,他們的勞動就形成價值,即,在形成商品中所付出的勞動需要計量和補償。以教育服務為例,教育服務是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服務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勞動者,其使用價值越大;其次,教育服務的價值是教育活動中所有勞動時間的凝結。學生以大體上等于教育服務價值的貨幣去購買教育服務的使用價值。西方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投資是收益率極高的生產性投資,人力資本與物資資本相對應,是商品化的勞動能力。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發展起著生產性作用,導致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因此,教育服務是商品,教育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四)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部門勞動的價值創造分析。
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部門的勞動,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警察等的勞動。他們的勞動成果是服務產品,主要用來維持社會安定、國家安全,但是這類勞動成果不是用來交換的,它是政府以無經濟意義價格提供給社會使用的。因此,該類勞動不需要形成價值,該類勞動者的報酬是靠政府稅收來支付的,而稅收本身就是收入再分配的方式之一。從這點也可以說明它們是不創造價值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認它們的使用價值。對于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以及經濟正常運行來說,它們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由于不是用于交換,它才不會形成價值。可見,使用價值和用于交換是勞動形成價值必不可少的條件。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